“同學們大家好,我是李謙。”
望著臺下這些和自己差不多年紀的年輕面孔,李謙竟然有種莫名的親切感。
都是同齡人啊,看著都親近。
“大家好,我是演員張翰宇,也是電影《生死頻率》裡的父親。”
“大家好,我是鄧朝,在《生死頻率》中扮演兒子。”
“我是袁荃....”
“我是王千原...”
今天李謙就帶他們四個來了,也是電影裡的主演。
打完招呼之後,主持人照例商業互吹了一波。
雖然只是在校大學生,不過播音主持藝術可是中傳的王牌專業,出過很多央視主持人,這個學生的主持功力已經不輸於一般省級電視臺的主持人了。
李謙也誇獎了一下傳媒大學,不過時間有限,進入正題。
“李導,作為和您差不多年紀的同齡人,其實我們都非常好奇,要怎麼做,才能向您一樣,24歲就取得了這麼大的成功,您的電影第一次登上大銀幕就拿到了八千多萬票房,並且還有可能突破一億元大關。”
果然,任何年輕人,聽名人、富豪演講的時候,最想聽他們講述成功的經驗和方式,希望能從中學到什麼東西,來幫助自己成功。
李謙想了想道,“其實說起來很簡單,我大學一畢業就在東華市開了一家攝影工作室,運氣還不錯,賺了點錢,然後拿著這幾萬塊錢拍了第一部網大《狙擊電話亭》。”
“也是幸運地票房還不錯,緊接著拍了第二部《大白鯊》,靠著兩部網大的積累,我開始嘗試著衝擊大銀幕,就有了這部《生死頻率》,承蒙大家喜歡,才有瞭如今的成績。”
別人演講都講雞湯,李謙不講雞湯,這都把成功的具體做法說給他們了,還精準到了具體的步驟。
但是,方法有了,做起來嘛.....
“裝逼!”
臺下的學生們暗自腹誹不已,這還要你說嘛,我連造核彈的方法都知道,但是你給我造個看看!
李謙笑笑,又道,“當然,在這個過程中,要做的遠不止這些。”
“我個人做事,喜歡定一個目標,一個大目標不容易完成,就分成一個個小目標,逐一解決。”
“比如我打算拍院線電影,但是我一個剛出學校的新人,就算拿著劇本去找影視公司,99%的可能會被拒絕。”
“所以,沒有任何外力可以藉助的情況下,我就想自己賺到一部電影的成本。”
“怎麼賺呢?當時網大剛剛火起來,我手上有幾萬塊錢,就想著拍網大,看能不能賺點錢,賺到拍院線電影的成本。”
“拍院線電影是一個大目標,拍網大就是通往大目標的一個小目標,這個小目標就是至少要透過網大賺三百萬,一部小成本電影需要的製作費用。”
透過網大賺三百萬,還小目標....
這不是廢話嘛,跟剛才說的有什麼區別,當三百萬是那麼好賺的。
“那李導,怎麼才能透過一部網大賺三百萬呢?”臺下不知道哪裡多了個聲音。
被打斷了,李謙也不生氣,繼續道,“小目標再拆解開來,網大想賣錢,需要什麼?
需要好的創意、優秀的演員、平臺的推廣、合格的幕後團隊。”
“所以,我寫出了《狙擊電話亭》的劇本,找來了魔都話劇藝術中心的雷家音出演男主角,幕後團隊中的攝影師是江浙電影製片廠出身,我的執行導演、副導演也都是專業人才,並且和平臺談判的時候,也爭取到了最高等級的A籤分成,簽約等級越高,平臺才會越重視,給予更好的推廣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