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賺錢能力,一個人都比得上一家公司了。
拿一個億,票房大賣還好點,好不然就像現在這樣,被媒體大肆抨擊。
而且媒體還瞎編一些陳可鑫抨擊李聯傑片酬太高,還有投資方不滿李聯傑天價片酬的新聞,當初可是他們眼巴巴地主動去找李聯傑的。
也不知道內地的中生代演員什麼時候能出頭,前段時間檸夏電影製片廠牽頭的魔幻大片《畫皮》還是主打甄子單,陳昆、周汛、趙瑋三個中生代一線演員給甄子單做配,三個人的片酬加起來才五百萬,估計還不如甄子單一個人的片酬。
不過,《集結號》、《生死頻率》也算是開了個好頭,國內這些影視公司肯定會更多的考慮內地演員。
......
隨著《生死頻率》登頂日冠,也成為當下最熱門的電影第一,比《集結號》也差的不是很多。
網上依舊火爆異常,而且電影本身除了最吸引人的父子親情之外,電影的懸疑、科幻元素,同樣精彩,在各個論壇、網站、貼吧都能看到討論劇情的帖子。
而且隨著電影的持續熱賣,觀眾們的疑問還越來越多,至少每次李謙路演的現場,回答觀眾問題的時間都遠遠不夠。
繼續一天的路演,繼續解答觀眾一些沒有營養的問題。
“李導你好,我想問一下關於電影結尾斷手的兇手,就算他在20年前成功逃掉,但是警察已經掌握了證據,為什麼一直沒有被抓,非得等到20年後再去報復,而主角一家人也不搬家,就一點也不怕嗎?”
對於這些看電影不認真產生的問題,李謙已經麻木了,也能做到心平氣和地解答。
“首先,這兩個時空對於我們看電影的人來說,應該是同步的,20年後的兇手並不是去報復才去的,那個時候是因為兒子查到了他身上,並且已經很懷疑他了。”
“至於為什麼不搬家,為什麼沒有被抓。”
李謙笑笑,“因為我是編劇,我想寫沒搬家,沒被抓,就這麼寫。”
這個回答,讓現場觀眾忍不住笑了出來。
“李導,在20年前殺手已經暴露的時候,未來就應該也改變了,為什麼當時20年後一切還是沒有變呢?”
“殺手暴露了,但是沒被抓到,所以他可能依然本剩下的六名受害者都殺死了。”
“可是20年前殺手從河裡逃走之後並沒有犯案,而是之後去了主角家裡報復。”
“我說過了,這部電影以我們的視角來看,兩個時間段是同步進行的,最後是20年後的兇手先去殺人滅口,20年前的兇手緊隨其後去報復。”
“退一步來講,哪怕是20年前的兇手先動手,但是他正在動手的時候,結果有成功與不成功兩種可能,當結果沒有出來時,未來還是不變的,20年後的父母照樣會不存在,因為經過第一次改變之後,他們都沒有活下來,父親戒菸也有一個過程。”
“李導你好,我是個科幻迷,我覺得《生死頻率》這部電影非常好,但是我有一個問題,我們都看到最後老父親活著,那如果父親一直活著,兒子也就不會傷心苦悶於父親之死,而去使用無線電和父親通話,但如果他不使用無線電和父親通話,父親又會死,而不會最後出現救他,這都不合常理啊。”
李謙都無語了,還把外祖父駁論丟擲來了,就是用時空交錯的噱頭講的一個童話故事而已,那麼較真幹嘛。
所謂外祖父駁論,就是假如你回到過去,在自己父親出生前把自己的祖父母殺死,但此舉動會產生一矛盾的情況:
你回到過去殺了你年輕的祖父,祖父死了就沒有父親,沒有父親也不會有你,那麼是誰殺了祖父呢?
或者看作:你的存在表示,祖父沒有因你而死,那你何以殺死祖父?
觀眾那麼多,較真的人太多了。
科幻糾結了這麼多年,甚至有人在這個基礎上提出了香蕉皮理論。
也就是你要殺你外祖父的時候,不小心踩到了一塊香蕉皮,導致住院,之後還想出手的話,也會面對這種看似偶然的事件干擾,永遠無法殺死自己的外祖父。
看著這個一臉期待盯著自己的觀眾,李謙不想和一個科幻迷討論這種類似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