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來說,李謙還是很認同馬小剛的才華的。
就他以往的作品總體質量,以及他在電影行業中的奮鬥歷程來說,值得尊敬。
早年做場記、劇務,說不好聽的就是打雜的,加上懂美術,能給美工打下手,慢慢的從美工這個職位入手,一步一步深入影視圈。
正如他最拿手的小人物賀歲片一樣,那些角色在逆境中抓住每一個機會掙扎,笑著面對每一個為難和嘲諷,就是為了有權勢者賜予的一點空間,更好的活下去。所以他拍那些來自平民的辛酸特別動人,沒別的原因,就是因為拍的是他自己。
在馬小剛03年一本自傳裡,寫過一段往事,為了給片子爭取過審的機會,他曾經請高階幹部吃飯,席間瘋狂拍馬屁:
“您是誰啊,您是站天桉門城樓上,看看京城這邊說這邊燈太多有點晃眼,這邊的燈就都要立刻給滅了。”
這種諂媚的話像極了電視劇裡大反派的狗腿子,聽著都有些肉麻,甚至可能覺得他下作,為了拍電影如此低三下四,喪失人格。
馬小剛幾乎具備一個成功者所有必須具備的東西,眼光嗅覺也是遠超常人。
當年和王碩走得近,但是作為痞子作家,他的書裡除了耍貧嘴、打架鬥毆、大吃大喝,談談戀愛、就沒別的正事了。
95年他們一起創辦的好夢電影公司好幾部電影被斃了,理由是劇本對於挑逗、追逐、強尖女性津津樂道,暴露醜惡而不鞭撻醜惡,有違社會公認道德標準的價值觀念,錯誤引導大眾審美。
嗅出了上面對王碩的忌諱,不管是不是故意的,慢慢與王碩疏遠。
不過後來還是當面和王碩陪酒道歉。
能上能下,能屈能伸。
連葉經說他“用時候朝前,不用時候朝後”,這麼粗俗的比喻,堪比當面扇耳光,已經功成名就的馬小剛還是端酒賠罪了。
不過正是這些年的遭遇,馬小剛的氣積累下來已經不比他的才華少多少了。
去年他曾經的好哥們葉經拍了一部《與青春有關的日子》,裡面那個叫馬褲子的角色,就是和用來嘲諷馬小剛的,而且演員還和年輕時的馬小剛有些神似。
從去年開始後,馬小剛也就多了個馬褲子的外號。
都已經混成國內頂尖導演了,還要被以前看不起自己的那些人嘲諷,而這些人混的遠不如自己,可想而知馬小剛心裡的怨氣有多深了。
物極必反,人也是一樣,說的就是馬小剛。
誰不是從一腔熱血過來的,誰年輕時不是充滿了理想和報復,只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人都變了。
想起馬小剛的經歷,李謙甚至都有點害怕自己以後也會變成這樣的人。
不是有句老話嘛,我們最終都變成了自己討厭的人。
察覺到李謙情緒突然有些不太好,佟莉雅挽起他的胳膊,輕聲問道,“李謙,你怎麼了,票房不是一天比一天高嗎?”
“沒事。”
李謙搖搖頭,笑道,“跑了幾天,有點累了,發了會呆。”
“是不是還在想馬小剛的事啊,他這兩天也沒什麼動靜,應該沒事了吧。”
“我也沒有怕過他,就算他想幹什麼也無所謂。”
李謙笑笑,“雖然他是大導演,但是拿我又沒辦法,我不像其他人,在影視圈沒有什麼人脈、關係,所以做事不用去妥協、顧忌什麼,想怎麼做就怎麼做,只要我的電影能賺錢,誰也拿我沒辦法。”
短短半年,李謙的行為可以說有點肆無忌憚了。
不管是對誰,就算對王晶花這樣的第一經紀人、民營影視公司巨頭華陽傳媒、對馬小剛這樣的頂級導演,李謙都是怎麼高興怎麼做,從不去管他們的想法。
除了有腦海裡不計其數的影視劇為依仗,不會擔心自己會失敗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