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收入一千萬,文濤,你覺得麻花值多少錢?”
程希看著麻花的詳細資料,不由地問起了李文濤。
李文濤想了想,根據自己週末兩天的調查,起初覺得是一個很稀鬆平常的團隊。
但老闆如此感興趣,感覺麻花不是想象中的那麼簡單,於是他週日還去了麻花再次實地調研。
確實有了不一樣的發現。
於是他回答道:
“我這兩天也對麻花的經營方式進行了思考,覺得是很普通的一個話劇團隊。”
“但週五我看過他們的《烏龍山伯爵》了,包括昨天我又特意去看了下麻花的王牌節目,我認為麻花最值錢的是人才。”
“要我估個價的話,公司不值錢,人才和劇目資源值千萬左右。”
程希聽著李文濤的分析,感嘆他還是看到了問題的關鍵處。
水平可以的。
但公司的運營策略也是值錢的,和其他話劇團隊明顯不同的在於。
麻花接地氣,專攻喜劇,表演方式不拘一格。
甚至融入了一些星爺、卓別林甚至二人轉的表演方式,一切為笑果服務。
目前燕京甚至華國都很少有這樣的團隊,他們的話劇往往還是那麼老一套,放不下身段,十分的板正。
所以這種形式下,麻花能夠培養出一大批實用型表演人才。
能讓人笑的表演方式和段子他們留下改進,不行的統統刪減。
每天都在進步,經過十多年積累,活生生用觀眾的反饋磨出了一部部經典。
所以為什麼麻花的電影一上映就能取得那麼好的笑果。
而李文濤給的評價是人才和劇目資源值上千萬,也許他不知道的是。
自從麻花團隊臺柱子沈滕,在明年用郝建的名字登入春晚後,麻花開始加速發展。
等到麻花的第一部電影《夏洛特煩惱》上映後,徹底一飛沖天。
到後世,商業價值已經估值50個億。
想到這,程希直接開口說道:
“文濤,不瞞你說,我看好麻花團隊。準備對其公司進行收購,你有什麼好的建議嗎?”
李文濤聽到老闆這麼說,毫不意外。
“老闆,如果你謀求入股的話,我看麻花股東們都是會歡迎至極的。但要收購的話,恐怕要看張辰的態度”
“而且如果我們大張旗鼓的話,怕其他中小股東會坐地起價,畢竟咱們在業界也算有點名頭了。”
程希聽到李文濤的話,點點頭。
是啊。
收購最大的關鍵點其實是創始人的態度,如果張辰執意不賣,平常的收購方法肯定無效。
而現在最難知道的就是張辰的態度了。
而李文濤也說的對,如果自己擺明車馬要收購麻花。
恐怕其他人會坐地起價,甚至引起其他資本的警覺。
因為裡面涉及到一個劇目版權的問題,醉白工作室是影視界的。
而麻花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有好的資源開發不出來,除了匯演,沒有變現渠道。
如果程希介入,裡面的想象空間就大了。
那些老油條哪裡還捨得自己手裡的股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