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眼在看,攝影機在拍,何群在笑。
撒網動作在外行人看來,那是相當標準,漁網被收了回來。
“沒有魚啊!”
何群尷尬一笑。
“哈哈哈!”其他人也忍不住了。
預想中的畫面是他吃力地收回漁網,然後幾隻魚在裡頭活蹦亂跳地掙扎,大夥欣喜若狂地上前大呼小叫,然後捕魚行動宣佈結束。
現實狠狠地給眾人來了一下,就算是師傅,指不定會失手。
何群覺得有些不好意思,整理了漁網之後,換了個位置,重新再來。
這回有了!
拇指大小的魚兒三隻,周曉見到之後指著說道:“你看,我就說這兒沒大魚來著。”
汪涵小心地接了過來:“這種魚是就這麼大對吧,河裡沒有其他魚?”
何群點點頭,又搖搖頭。
“網到的魚是長不大的,不過以前有2,3斤的魚,我們都是拿著剛才去採菇的簍子來抓,特別多,不過後來被人藥了幾次,整條河都完了。”
汪涵他們露出深沉的表情,藥的意思就是毒魚,那個可謂是殘忍,不只是魚,河裡一切會遊的會動的生物,無一倖免,周曉小時候也遇到過,當時不太懂,還屁顛屁顛地到河邊撿,有個小夥伴家裡養了一隻鷯哥,剛學會說兩句話,結果吃了撿回來的小魚,嗝屁了,小夥伴哭了一個星期。
藥一次,多少年都恢復不過來,對於生態環境是非常大的破壞。
好在現在已經立法,毒,電魚都屬於違法行為,只能期待若干年後要是再有機會過來,能重現當年的盛況。
雖然沒有大魚,但不影響赤赤幾人的興趣,吃魚已經不是重點,關鍵撒網挺有意思的,之前都沒體驗過麼,肯定要試試,玩的是不亦樂乎。
大概過了半個來小時,累了!
收穫也有些些,二十幾只小魚,在商量後,就留下五隻,嚐嚐味道,其他重新放回了河裡。
接著,拍攝結束。
周曉有些驚了啊,就這麼結束了,分量會不會夠啊!
一邊說著辛苦了,一邊把身上的麥克風摘了下來,所以這個拖斗車是幹嘛用的,做飯也不再裡頭做,又不能睡覺,就是擺設嘛。
不過新節目麼,總要有適應修改最佳化的過程,又不是買來的版權,已經有固定的模式和粉絲群體。
回去就不用自己開車,眾人一塊上了小巴,包括導演黃雷,以及主要的編導攝像。
“咋樣,錄了也有十二個小時,感覺如何?”黃雷提的是群體問題:“周曉喜歡說實話,你先談談。”
“我先問問啊,咱這分量會夠嗎?”
“哦,忘記和你說了,是一個小時的節目,不是九十分鐘。”
周曉點點頭:“典型的慢綜藝,拍著很輕鬆,不過好像爆點少了些,沒有矛盾,這樣就很吃主持人的功力,要是遇到不愛說話的嘉賓,涵哥,李旦哥會比較累。”
“還有麼?”
“其他倒是還行,只錄了一期,也說不出啥。”
其他人也相繼發言,這不是聲討挑刺,而是有點像節目組的內部討論會,做節目不能閉門造車,別人的意見你可以不做,但不能不聽,集思廣益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