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還是高估了自己,認為怎麼著也能抽出點時間。
可事實上,他真的忙,海綿都被擠幹了。
唱片一個月線上線下賣了七十萬多張,其中實體CD佔了三分之一,遠遠超出公司的預計,除了本身質量,粉絲期待,電影東風...各種因素相加之下,創造了個小小的奇蹟。
當然,這個奇蹟和《戰狼2》相比小巫都算不上,電影早就過了上映期,並兩次延期,預計會到十月二十八日才下線,票房也正式突破了56億。
網路上關於周曉最火熱的話題不少。
第一,就是五十億俱樂部演員。
這可不是小榮譽,多少人演了一輩子戲,各種角色加起來總票房都到不了三十億,運氣也是實力的一部分,不管他是因為選擇正確,還是瞎貓遇到死耗子,結果就是如此。
第二,周曉到底能賺多少錢。
眾所周知,電影在開拍之前遇到了非常多的困難,吳京在上映後出演了不少節目,分享了許多拍攝前後的心酸事,更將自己稱之為路邊的狗屎,誰都不想理。
但票房過了56億,他投資了八千萬,預計有12億以上的利潤,除去成本,扣掉稅務,團隊收入大概在七億左右。
稻穗拿了一千一百萬投資,差不多能賺到九千萬,其中超過一半是周曉個人的,一年時間,翻了八倍,簡直可怕。
自然,要和那些拍一部戲就拿九位數的小鮮肉相比,是不值一提,但作為投資,可謂是非常成功。
最後,就是專輯。
73萬張的銷量放在2017年,目前已經可以排到年度第二位,破百很難,需要一個契機,但絕對是成功的專輯。
特別是實體專輯賣了二十多萬,讓業內專業人士更是跌破的眼鏡。
要知道唱片的價格可是網路專輯的三倍,而現代人大多數的聽歌習慣都是電腦,手機,估計不少人買回去,只是為了收藏而已。
兩首主打歌在剛推出,迅速登上各大榜單,熱度和付費下載量,比後幾名加起來還要多,隨便開啟個電臺,或者娛樂節目,都能聽到。
總而言之,一部電影,一張專輯,幫蘇巖夯實了基礎,他的底子太薄,也是為啥稍微出點事,是人是鬼都能踩一腳的原因。
但現在,要是再有什麼麻煩,踩之前,都會考慮考慮後果。
電影的分賬還沒那麼快到賬,唱片的收益其實不高,不過向大郭老闆借的七百萬已經還清了,主要來源是廣告簽約,以及商演。
周曉跑了一個多月,狠狠地賺了一筆。
三個廣告帶來了一千二百萬的收入,商演進行了九場,平均價格在八十萬左右。
也就是說,這四十多天,他就賺到了比接《將夜》還高的酬勞。
火鍋店的預算早就出來了,借錢也是為了不耽誤進度,還清之後一身輕鬆。
父母在九月初,從鄉下搬到了金陵,和周曉在同個小區內。
雖然再三交代,空手上來都沒事,拎包即住,可他們還是弄了滿滿的一大貨車,結果發現帶來的基本用不上,只能找個房間堆放著。
周曉原本還擔心二人上來後不習慣,結果父母過的挺開心的。
老媽是個自來熟,沒幾天就和小區裡和她年齡差不多的婦女打成一片,老爸則沒事就往店裡跑,還經常搭把手啥的。
裡頭的工人開始不認識,以為是招來的小工,後來得知是老闆的父親之後,都嚇了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