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有一天》全新角度詮釋粉絲與明星。”
“把粉絲寵上天,周曉男友力爆棚。”
“溫柔似水,願每個粉絲都能圓夢。”
“愛奇藝網綜轉正,周曉或繼續出演。”
“十二小時點選破五百萬,《突然有一天》獲贊。”
“周曉化身寵粉狂魔,接連驚喜不斷。”
“粉絲才是基礎,無人知曉或成最大贏家。”
“節目拍攝地成熱門打卡點,周曉影響力恐怖如斯。”
第二天一早,各種新聞標題層出不窮,都對節目形式以及個人狠狠誇了一通,主要也是成績好,周曉紅,彈幕裡都是誇的居多,沒人這時候逆行觸眉頭。
質量效果擺在那,再刻意抹黑,反而回顯出自己不夠專業,乾脆捧捧就好。
周曉現在還是會在百度搜尋名字,他和流氓兔的關聯不再是絕對熱點,其他新聞都能看見,說明歌王的影響力在漸漸消退,但並沒有受太大影響。
明星最怕的就是被打上烙印,如果提起某個名字,大家第一反應還是多年前甚至是多年前的作品,那說明已經沒啥熱度了,或者過氣了。
看到好的評價會開心,看到不好的,也會生氣。
王勸說他看開點,暫時還做不到。
瀏覽完新聞,周曉又拿起了手機,順便把在地上探險的小鍋給抓過來放在腿上。
小東西一點都不怕人,反而特親,不過周曉發現,名字是真取對了,它在大鍋抱著時乖的不行,到自己這兒用不了兩分鐘,就開始掙扎地要下地。
這會也不例外,剛抱過來,就嗷嗷亂叫,氣的周曉不行,又給放了回去。
注意力重新放在手機裡,多了一個兩千人的大群,名字是:無人不曉燕京三群。
在前幾天拍攝時,周曉偷偷和方婷,也就是第二位粉絲聊了之後,童心大起,秘密地潛入了自己的粉絲群。
基本來說,就是屬於他個人的誇誇群,稍不注意999+,裡頭流傳著不少周曉的表情包。
“我已經三刷了,@亭亭玉立,你好幸運啊。”
“嫉妒讓我面目可憎。”
“我們都缺少個華夏好閨蜜。”
“看新聞了麼,好像《突然有一天》曉哥哥還會拍。”
“拍了也沒用啊,那麼多人,運氣不夠好。”
“那至少有節目可以看啊,最近曉哥哥都比較少出現了。”
“正常,打歌期結束了,電視劇又還沒上映。”
“好想看電視劇啊。”
周曉玩心忽起,拿著手機蹲了下來:“小鍋,來看鏡頭,給你拍張照片。”
貓咪根本不配合,腦袋亂轉,沒法子,只能將就下。
“/圖片,聽說是周曉家的貓。”
“好可愛,還是英短誒。”
“@那個誰,你說是曉哥哥家的就是啊,證據呢。”
“這個好像是新人吧,還是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