潯陽城一役後,捷報頻傳,不管是否真的對士氣、民心有所激勵,但是規格和封賞是必須有的。
“報!...報!大捷...大捷啊!”
一名傳令兵快馬入京,一路上無不是議論紛紛,似有盛世之景。
皇帝張石正在書房裡批閱奏摺,突然接到報告說,大軍在前線立功,於是便匆忙趕往宣政殿。
當來到殿堂時,只見滿朝文武濟濟一堂,眾星捧月一般圍繞在一位身穿戎裝的威風凜凜的漢子身旁。
那漢子雖然一臉絡腮鬍,顯露著幾分粗獷的感覺,但卻掩飾不住那雙銳利而又充滿殺伐之氣的眼睛,讓他整個人多了一種不怒自威的味道。
皇帝站定在高臺之上難得微笑一刻鐘。
“哈哈,哈哈哈!”
皇帝大笑,如何隨意呀?
張石見臣工們都忍著口氣,可是張石就是隱忍不發。
等著實在著急了這才故作疑惑朗聲問道。
“愛卿何故大喜過望?難道又立新功了嗎?”
那名漢子抱拳回稟道:“啟稟陛下,今日前線大軍與叛軍鏖戰一番,終將其擊潰,攻克潯陽城,不日兵進洪都城!”
聞聽此言,滿朝皆歡呼雀躍,連皇帝都忍不住拍手叫好。
不料這時,那漢子又道:“不過叛軍中有一人名為王越,勇猛異常,此戰讓其逃脫,吳將軍說功不及過,還請陛下責罰。”
張石聞言頓時眉頭緊皺,他的臉色陰晴不定,不知是喜是憂,但很快便恢復正常。
“王越?”
張石緩步走下高臺。
眾人見狀皆是屏息靜氣。
這位可是當今天子,不敢有絲毫怠慢。
張石走到高臺最頂端俯視著底下眾人,緩緩地開口說道:“那王越是何人?”
一名官員站出來躬身答道:“臣有禮,啟稟陛下,王越是北圩王氏族人,字狂明。”
不待那官員說完,張石打斷了他的話,問道:“北圩王氏族人擅騎射?可有親戚?”
那官員答道:“回陛下,正是王安和王許。”
張石點了點頭,說道:“如果王越真的是反了的話。”
“那麼朕倒是想會會他了,這次就算是王安和王許也沒有什麼話說。”
眾人皆是一驚。
這話是什麼意思?難道說另有深意?
“無事退朝。”
御前侍郎黃高拂袖,眾人亦跟隨著離開了宣政殿。
回到御書房,張石坐在案牘前,沉思片刻後。
張石吩咐道:“去傳旨宣王安,王許二人進宮見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