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壓縮視野,不讓阿卡麗輕易繞後,還是兩個覆蓋面夠大的大招,都給後續跟進造成了困擾。
“…陣容互換,我們能不能打出這種效果?”
“拖到30分鐘的話,有機會。”
Kiin一點沒掩飾他的慫,理直氣壯的慫。
“您看啊,劍魔三件套補個復活甲,三條命,c位成型,不怕被切,再加上加里奧的保護——”
“怎麼說呢,只要後排被切後有拉開身位的手段,或者不怕賣血,阿卡麗就是需要隊友跟傷。”
“停停停。”
扣馬不想跟隊員辯經。
“我只問一句,這麼幾把下來,對面是不是有優勢?”
Kiin沒法欺騙自己:“對面確實更紮實。”
“想以弱勝強,是不是需要點魄力?”
“是…”
“所以,問題不是我們玩的怎麼樣,而是對面比我們熟悉版本英雄。繼續按照這樣的內容打,十把最多贏一把。”
“……”
沉默裡。
扣馬持續輸出暴論:“考慮到揚長避短,考慮到破開局面不易,我們有且必須出奇制勝。”
“首先就是路線設計,能佔便宜儘量佔便宜,一級多嘗試選邊,其次就是對線期,儘量兇一點、冒險一點。”比穩,經濟增速永遠落後中國隊。
“還有…”
“2天時間,也練不了配合,最多圍繞資源團,練練站位。”
這時。
扣馬站到戰術板前,指著重新梳理的英雄優先順序,說:“也別太有壓力,這是我的主意,輸了就怪我。”
隊員依然存有顧慮。
比如Kiin,他英雄池夠深,排位也驗證過諾手能打劍魔、刀妹,問題諾手這英雄容易被遛,換誰都會遲疑。
但照扣馬的意思。
與其繼續互換英雄,不如大膽選角,大膽博弈,萬一打出效果,就能造成中國隊的混亂。
因為進到決賽舞臺。
任何一點的壓力,都會放大失誤。你虛,對面也慌!默契層面帶來的問題,反而會因此減弱。
換句話說。
扣馬給出的態度,就是把韓國隊放在弱者的生態鏈上,贏了豪車嫩模,輸了下海乾活,也別管什麼控圖不控圖,運營不運營,先把對線壓力給上,再靠著死豬不怕開水燙的心態殊死一搏,爭取以亂取勝。
至於呼籲效果怎麼樣。
以Kiin的觀察來看,尺帝應該是動心的。這貨早就選拋棄下路的BP邏輯,玩他的女警、卡莉斯塔、金克絲。
當然。
Kiin也很心動。
作為上單,誰都享受被全場矚目的感覺…於是晚上睡覺,患得患失的Kiin出現了失眠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