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啊。”
Cat歪嘴樂了會,裝比式的點評:“我們隊覆盤,浩神基本不怎麼開口的,但只要他說話,連教練組都會認真聽。”
Cat知道自己的優勢在哪。
那些近期關注他微博的人,都是對他名宿的身份感興趣,沒人在乎他口條怎麼樣。
當然。
只要解說的時候,帶兩句滔搏,自然而然能吸引到路人觀眾的視線。
這時,旁邊有人搭腔:“那個紀錄片出的也不錯啊,我就覺得咱們這邊不太重視對電競文化的宣傳。
你像SKT,他們2年前就開始搞自制團綜,沒事就拍些互動影片。那段噸噸噸,不就是偶然得到的場外熱度。”
“那能比嗎。”
小哥吐槽道:“韓國那邊愛豆都成產業鏈了,而且除了粉絲,基本沒人看這種自制團綜。等於是在花錢固粉。”
“這才幾個錢?就當拉近跟粉絲的距離了。再說了,平時宣傳不用花錢啊,那玩意的效果不一定比這好——
一個恩靜梗,給相赫帶去了多少流量?!”
正辯論呢。
小哥提道:“LPL一週也就三個比賽日,你說我們模仿浩哥這種,剪幾段抽象操作,搞個覆盤,會不會有人看?”
“這不就是逗魚時刻嗎?”
“你就說,能不能填充空白。”
“能。”
“但沒錢啊。”
這是個很現實的問題。
“隨便拉點贊助…應該能搞吧。找個攝像老師,調一臺攝像機,然後找倆主持在上面覆盤,猜想選手為什麼會失誤,當時是個什麼樣的心理活動…”
受切片影響。
小哥越說越流暢,對節目流程有了大概的雛形:“然後再從虎撲微博,找幾個有意思的評論貼…激發討論的慾望!”
“…這樣的話,聊天不能悶,不然會很難看。”
幾乎同時。
兩人盯上了Cat。
經過這幾日的相處,兩人都很認可Cat的接梗能力,關鍵這人還是滔搏名宿,是職業選手轉的解說,天然適合這種吐槽類的節目。
“我下班找人聊聊,看能不能找到贊助商。”
“我有個朋友是編匯出身…策劃這塊,我來解決。”
Cat正一臉懵逼。
小哥對他笑笑:“怎麼讓節目變得有趣就靠你了。我還指望你拉點關係,把二冠王請來。”
Cat:???
二冠王?
節目?
我請得動個勾八。
Cat搖頭:“其實吧,我跟浩神不熟。”Cat老實交待:“他來那會,我都半退役了。” “那也能跟選手搭上話。”
“就是,而且你可以站在職業輔助的角度,去分析失誤。這都是你的優勢。彈幕不是喜歡說解說都是亂說嗎。你不一樣,你靠職業吃過飯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