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RNG的有意引導下,有營銷號化身微表情大師,嚴謹的分析錄影。
“看這裡…”
定格的影片裡,Uzi打完一把剛好掃了眼彈幕,然後不自覺的皺眉咬嘴。
“我早說過,RNG是被人做局了,怎麼可能第二輪評選剛結束,第三輪還沒開啟,剛好就爆發了德州和舉報。”一個男聲跟人連麥,看似客觀的還原真相。
這年頭,什麼流量都有人蹭。
關鍵粉絲也吃這一套。
那些標籤越清晰,越‘主觀’的UP主,越能贏得粉絲的青睞。因為他們只說粉絲喜歡聽的,遇到失利,也會跟著抱怨一波,引起粉絲的共鳴。
“…從肢體動作就能看出,Uzi現在確實很難受,只是他有直播合同,為了事業不得不露面——龜龜,大晚上都有這麼多人進來罵。”
凌晨三點的直播間,彈幕鋪天蓋地。
另一位UP主出聲應和:“確實是在躲閃。”
“說實話,以Uzi之前的性格,早被串子點爆了。但吃一塹長一智,現在的狗哥…哦,Uzi,”UP巧妙的暴露身份,繼續說:
“你們看切片,他這裡微微撇了一下,這是壓制憤怒的典型動作。我只能說,微表情出賣了他。”
“感覺不用過多分析,要是真的不想打,何必還去試訓,這又不是強制參加。”
“這照片都是去年的事…”
“唉,後悔也晚了。”
“打個牌被搞下去…”
“好在成熟了,希望後面走得更穩當,打到30歲。”
“是的,換以前早跟彈幕對罵了,然後被人惡意切片帶節奏——那次互換不就是,明明彈幕先串的,Uzi只是上頭了。”
輕飄飄的一句上頭。
揭掉了所有過失。
當連麥結束,得知自己新增了10個艦長,三千多塊的SC收入,UP主頓時笑得合不攏嘴。
他心想:不管週末春晚誰輸誰贏,都能連麥再圈一波!
很快。
隨著網友對切片展開延伸討論,Uzi繼君子AD的外號後,又多了個被迫成熟的標籤。
“Uzi真的學會剋制情緒了。”
“社會的迎頭痛擊,職場的人心險惡。”
“人教人,教不會,事教人,一次就夠。”
“誒,我作為粉絲也疲了,喜歡爭就讓他們爭吧。”
“……”
“嗯,就照著這個趨勢引導。”
RNG俱樂部,白星對畢女士的工作非常滿意:“黑子的嘴,我們堵不住,有個受打擊的形象挺好的。”
人們喜歡浪子回頭的戲碼。
一個好人,做錯一件事,就會被毀,但一個壞人,只要作對一件事,就會讓觀眾覺得:啊,這傢伙沒那麼壞,從而改變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