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0564 敘舊和並肩作戰 (1 / 6)

“電競入亞,意欲何為?”

“電子競技能給民眾帶來什麼。”

“更高更快更強?還是沉迷網路,體質虛弱。”

“亞委會為討年輕人的歡心,或在下一屆亞運會推動電競成為競賽專案,獎牌計入榜單。”

“請不要毒害我們的下一代。”

第二天。

電競入亞的話題刷屏各大平臺。

網媒跟著跳出來發表意見。

或貶、或誇,或客觀報道,總之,這事具備了引爆網路的要素。就算自媒體們不帶節奏,那些認為電競沒有積極意義的人,也會站出來指責。

用某高讚的說法就是:不禁止,不宣傳,不提倡。

反方則認為歐美國家之所以遊戲產業發達,能做出三A大作,正是因為他們進步、開放——

清朝、落後,什麼年代了還覺得遊戲毒害青少年。

“被武俠毒害的一代,被動畫毒害的一代,被遊戲毒害的一代。合著不會念書都是環境的錯,絕不是人的問題。”

“有些人,就是掩耳盜鈴,不願承認是人不行。”

“要是都沒錯,豈不是錯在父母?這哪行。”

“很多人不願接受孩子太過平凡。”

“天天雞娃,倒不如雞雞自己。”

“八十年代的學歷,能跟現在的學歷比嗎,那時候讀個專科都叫人才,現在呢,研究生都不值錢。現在的焦慮,不過就是學歷貶值,上升通道擁擠罷了。”

“其實就是怕階層下滑,這是源自心底的恐懼。”

話題很快就歪了。

這是所有熱點事件都會碰到的現象。

從聊事,到聊制度,再到建政,到攻擊一切覺得不舒服的安排。真的討厭電競的極少,但不喜歡被提倡的很多。

還是那句話。

小圈子自嗨,沒人在乎,一旦放到明面,註定要被‘教育’。另外,不少微博使用者覺得電競粉絲太癲了,動不動就太空電梯,追著人噴,很像網路暴民。

不止電競,二刺猿、乙遊,乃至豆瓣小組、說唱,這些近些年興起的事務,每次只要佔據聚光燈,就會引起部分網友的反感。

偏偏這些內容。

都是一些年輕人在追捧。

給人的感覺,就是90後00後沒救了,捧出來的都是這種玩意。

~~~

另一邊。

一個飯店包廂內。

斐樂見電競入亞引得各方大V下場建政,忍不住有點可樂:“好熱鬧啊…”

“確實有點熱鬧。”

WE另一位創始人周豪開口道:“據小道訊息稱,這一屆表演賽辦順的話,說不定拳頭真能把英雄聯盟推成正式專案——他們跟奧委會搭上了線。”

“直播版權怎麼算?”斐樂好奇。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