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浩成沒成為股東,確實跟網友無關。
但LPL落魄的時候,科雜沒少到處叫,問就是你什麼年薪,處處以Faker地位自豪。
包括但不限於非賣品,跟SKT老闆關係很好。
這些可都是科雜爆過的典。
如今網友使用魔法,一小部分觀眾又覺得咄咄逼人,太過霸道,認為拿錢來衡量地位,實在有夠蠢。
【Faker的聯盟地位,還需要用股份證明?】
某人看不慣網友用這事踩Faker,說什麼Faker跟SKT老闆的關係,沒想象中那麼好。
“呵呵,我只知道天天被吹的魔王是個打工的。”
【賽區年薪第一,中單位年薪第二,這TM也叫打工?你以為工地抬鋼啊。】
“我只是敘述事實,你們急什麼?”
從虎撲到抗吧。
隨處可見類似的對話。
網友噁心科雜的理論很簡單,你們不是把SKT俱樂部形容的像是選手聖地,還說兩者互相成就。
那問題來了,明凱當初魚死網破,拉了幫人跑去廣州組建戰隊,人愛德朱都知道給明凱股份,知道EDG的主心骨是誰。
所以…
論證一:Faker有沒有粉絲說的那麼核心。
論證二:如果有,那就是SKT摳門,喜歡拉扯——每次合同到期,都會傳出要來LPL的訊息。
這其中,有些接觸是無良自媒體瞎編,有些接觸卻是真的。畢竟每次續約,SKT都會跟Faker議價。
在議價的過程裡。
總是有似是而非的小道訊息流出,比如——選手薪資部分支出太重,SKT的財政出了問題。
論證三:科雜為什麼要把正常的僱傭關係,吹得像是珠聯璧合。
“廢話,不這麼說,怎麼突顯其特殊性。”
“沒Faker,SKT頂多就是個二流俱樂部,能像現在這樣全世界都有擁躉?”
“是啊,但非把俱樂部擬人,非把這段關係形象的那麼美好,現在受到反噬也是自找的。”
網友說著。
自信的抄起鍵盤。
畢竟,用科雜的邏輯來對付科雜,實在有夠美妙。或者說,很多剛接觸社會的人,總把事物想的太美好。
就像秦浩直播勸新人別去RNG,會被RNG粉絲討厭一樣。他們總覺得俱樂部跟選手不存在衝突。
再往裡探究那股憤怒。
會發現其實就是內心美好的東西被摧毀,覺得受到了背叛。
“…你看,你們越是強調Faker的影響力,越證明我說的對。總不能SKT對Faker的尊重,還比不上EDG對明凱的尊重吧。”
科雜:……
以前。
也有人吹明凱最為特殊。
畢竟股份再少,也是“帶編”,退役後有保障,比“自找出路”強。
只是明凱年薪不高,科雜大可以用:打幾年就能賺到別人一輩子賺不到的錢來論證Faker的特殊地位。
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