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組第二日結束後。
Top四勝領跑第一,FNC三勝一負第二,KZ兩勝兩負和FW並列第三,EVS一勝難求,且場均被打出15個以上的人頭差距。
小組賽程接近一半。
極少有觀眾預測成功。
這也成了LCK衰落,歐洲賽區崛起的一大力證。
想想就知道。
去年洲際賽輸給LPL,韓媒還能用旅途勞累,不在狀態,BO1沒有含金量來洗。
另外,如果不是鬧出香蕉事件,洲際賽根本不會有那麼高的討論度。
因為在拳頭的定位裡,舉辦洲際賽,為的是填補夏季聯賽缺乏國際舞臺的空白。
非但沒法跟MSI對標。
甚至就是個賽程中段用來團建增加流量的活動。類似於平臺杯,請些大主播增加噱頭。
這從洲際賽沒有獎金,就能看出拳頭的態度。
要不是韓媒炒作。
洲際賽確實娛樂性質大於競技性質。
問題LCK連續2年沒拿過國際冠軍,所以第一屆洲際賽舉辦那會,韓媒圍繞競爭強度大肆炒作賽區概念——
【S冠只是版本最強戰隊,不代表最強賽區。】
可能第一賽區喊多了。
韓媒真以為LCK的整體競爭強度比LPL大。從中篩選出來的四支戰隊,能3:1拿下洲際賽冠軍…
要是知道不行。
韓媒不會大篇幅營銷。
所以,經歷了一系列的失敗,LCK這會確實有點沒心氣。SKT陷入輪換內亂,牛皮吹上天的KZ沒贏過BO5(外戰)。
反觀歐洲賽區。
去年洲際賽還輸給NA,今年換血過後,儼然有股王者風範。
看錶現就知道,TL在這屆MSI,堪稱最弱戰隊(拋開EVS不談),輸閃電狼那場,大師兄玩個女警40分鐘戰績001,全程沒打過一波好團。
最誇張的是。
閃電狼從不以團戰默契著稱,他們的團戰畫面同樣很亂,控制經常重疊。但跟TL比,又確確實實強上那麼一丟丟。
如果你是一名北美觀眾。
看到隊伍前期劣勢,中期放塔,好不容易撐到女警四件套,結果還是沒輸出環境,你心情會好嗎?
就醞釀了40分鐘,拉了坨大的。
觀眾還在期待女警大發神威,帶領隊友翻盤,結果TL說:害,拖這麼久,純粹是為了輸的晚一點。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在高地擺玄武陣不可怕。
可怕的是連著四年帶隊擺玄武,沒看到過進步。同樣是經歷黑暗年代,LPL好歹還有MSI上的打破不敗金身值得吹。
北美呢?
他們有的只是一號種子小組出不了線…贏歐洲就是過年。現在倒好,NA這邊還是大師兄在帶隊,EU卻有了Caps這樣的新面孔。
於是。
趁著積分榜出爐。
歐洲解說全體過年,驕傲的宣稱他們會承載著粉絲的期盼向S冠發起衝擊。emmm,這麼說吧,Caps如今的地位不是靠著成績起來的。
而是歐洲賽區太太太需要一個領軍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