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進入世界賽後,飛機勝率挺一般的,八強中單裡,好像只有Faker、xiaolin會去玩。”
“這英雄最大的問題是前幾級沒線,而且撿不到人頭的話,發力期有點漫長。”
國內外解說都在討論兩邊的選角。
再看對戰席。
秦浩已經露出堅毅的眼神。
“加油。”
“注意8分鐘那波,他們很喜歡繞河道眼位找人。”
語音內。
&nax重點強調了幾句,直到摘掉耳機,表情才恢復平靜。
當知道秦浩的想法後。
他很快制定了前15分鐘的內容。
而且跟前兩個BO5相比,也就是上路的優先順序變成了慎,然後圍繞中路的大核展開節奏,並且成功用ban位封鎖了這套陣容比較怕的英雄。
如青鋼影+加里奧的定點鎖頭,如豹女這樣的奶大力體系。
之所以這麼做。
不只是試探下SKT各位置的狀態、手感,也是因為進入決賽的SKT,跟小組賽時期的SKT,有些不一樣。
翻看比賽錄影就會發現。
SKT似乎找到了穩定勝率的方式,那就是利用人數差開啟團戰,藉助控制鏈進行第一輪的集火,然後視情況選擇追擊減員還是無事發生。
根據這樣的變化,再去看SKT的BP。
就會發現小組賽時期的SKT,還有點迷信合理的傷害分佈。而到了打RNG那一戰,SKT就只選加里奧和下路大核。
不管觀眾有多少猜想。
SKT擺到明面上的內容,就是靠著犧牲中路,加強河道的控制權,不讓對手輕易打破下路平衡。
簡而言之。
就是補充先手控制,提升前排質量。
乍一看,這不算什麼稀奇東西。
問題SKT之前不這麼玩。
因為這麼選,Bang的輸出任務很重。當然,LOL是拆塔遊戲,不需要完全奔著收割走。
想通這點後。
SKT才放下了火力不足恐懼症……
進入載入階段。
兩邊陣容如下——
LGD(藍)上單慎、打野皇子、中路飛機(淨化)、下路霞(淨化)加牛頭(虛弱)
SKT(紅)上單納爾、打野豬妹、中路加里奧、下路小炮(治療)配女坦(引燃)
【又是熱誠女坦。】
【下路少個召喚師技能。】
【雙淨化……】
【中下有線,小花生會很舒服。】
【得看Karsa能不能防住小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