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瑪Faker玩個瑞茲明明壓住了露露,還在塔前晃,我都不知道他在晃什麼。
有這個時間配合打野進野區,對面打野早踏馬崩了,更別提還能幫自家優勢路提款。”
用現在的技戰術看S5。
確實很多地方存在瑕疵。
也不能說瑕疵。
當時的轉線頻率就是很慢,像瑞茲打露露這種對局,六級後能靠著細膩的消耗拿到線權,已經算是猛到歪頭。
在沒辦法進一步逼迫的情況下,與其站在塔前逼露露漏一兩個塔刀,確實不如去壯大團隊經濟。
說的難聽點。
某些對局,Faker再怎麼強,也就是領先幾百塊。但如果懂得線野聯動,15分鐘的對線期,足夠幫隊伍拿到3000左右的經濟差。
“SKT八強打AHQ那把,陣容中上野優勢,對線期結束才領先一千多塊,你管這叫無敵?換現在的SKT去打,不領先3K都算放水。”
“雖然很討厭娃娃,但他有句話沒說錯,領先一把無盡,傷害會特別誇張。
所以,說Huni、Blank之流比不過S5的SKT,我覺得沒問題,但打起來,我覺得S7的班底更有優勢。如此,我覺得S7的LGD大於S5的SKT。”
“S5有什麼意思?選個足夠穩定的陣容,發育就贏了。
以當時的強度來看,SKT這招確實無解。
因為就算有失誤,但對手不可能每波都抓住。
反觀現在,很多弱隊都能靠以快打慢戰勝強敵。論競技性,難道不是現在更強嗎?以前TMD跟潭死水一樣,實力強的隊伍不可能翻車。”
以S6世界賽為分水嶺。
強隊確實不容易翻車,如EDG聯賽無敵、SKT未嘗一敗。
但在以聯動節奏為主的運營風格下,強隊一不留神都會被平推。
換以前,像越南這樣的三流班底不可能威脅到強隊。
因為給不到壓力,打著打著就寄了,知道輸在哪也破不了。看著人頭差距沒幾個,實際情況卻叫做:毫無還手之力。
現在呢?
強隊翻車的例子明顯比遠古時期多。
“……其他賽區漸漸能威脅到第一賽區的原因,不是其他賽區的選手技術更細膩,而是現在的運營風格,對劣勢追回的要求更高。”
“技術層面存在的差距沒那麼容易影響戰術層面。”
“實力不行可以用BP彌補,運營迷糊卻沒法用英雄強度彌補。”
“難怪我刷YouTube,外網的聯盟主播那麼推崇Penicillin。”
“廢話,聯盟本質上是個推塔遊戲、經濟遊戲,學青神,收益率都比別人高點。”
“哪怕加強法師、刺客,也回不到從前了。”
“……”
所謂的出圈。
就是這麼來的。
當LGD即將破掉SKT留下來的S賽連勝記錄,世人快把Penicillin當做神明看待。
就那種。
怎麼可以這麼強的感慨。
尤其是出道奪冠+掀開LPL冠軍篇章+風格影響深遠,搞得印象分溢位來了。
畢竟上述這三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