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x做過的事,扣馬越是蛋疼。他是到了今天,才知道去年春季賽LGD選的陣容為什麼那麼花裡胡哨。
當然。
他其實理解這樣的心態。
作為教練,誰都希望隊員是英雄海,什麼風格的英雄都能拿得出手。這樣不管對面打什麼牌,都有應對的方式。
就像S7那會,打到後面誰都知道皇子強,康特無位移大核,先出永遠不會錯,問題小花生跟Blank的皇子存在異味……
“這樣練陣容……效果好嗎?”扣馬委婉道。
“一般。”
&nax實話實話:“所以夏季賽我調整了一下。”
&nax壓根不懂什麼叫臉紅:“第一年當教練,出點錯不是很正常?
何況去年春季賽,中路被迫承擔了更多的工作。如你所見,秦浩完成的很好。”
&nax散發的那股得意。
不是。
這有什麼好得意的?
&nax“沒有壓力硬要創造壓力”的方式,超出了扣馬的思考極限。
也就是LGD心態夠好,懂得苦中作樂,不然這麼練,鬧矛盾事小,精神崩潰才叫事大。
同樣。
他總算知道Penicillin為什麼變化這麼大。
他又不是沒帶過天才中單,他知道相赫在S4賽季和S5春季賽,有過很長一段時間的迷茫期。那會,他沒少安慰相赫,說些我們都在等你的話。
可Penicillin呢。
出道以冷靜的指揮和成熟的打法著稱,很少在隊友不靠的情況下,去處理危險線,活脫脫一個老油條。
結果到了次年。
不僅沒有出現奪冠後遺症(膨脹、受打擊、迷茫、重新振作或泯然眾人),反而大大提高了打線能力和發育能力。
從玩發條都要輻射隊友,到吃完中路吃野區,多次打出近40的輸出佔比,團戰拉滿傷害。
他原以為自己不懂天才的世界。
現在才發現是不c不行。
說起來,那會他以為LGD整些騷陣容是因為膨脹,BP都是選手拿的,突出一個想整活、秀理解來著……
這情況,經常看歐美聯賽的人肯定能懂。
由於那邊是BO1,加上梯隊斷層嚴重、管理氛圍寬鬆,所以有些對局選手覺得無聊的話,就會“亂來”。
比如選個機器人,裸五速鞋逛遍地圖,20分鐘只有7級……人就沒想按正常節奏玩。
不過。
&nax這一次愣是等到同組結束,才開始上強度,給了隊員適應時間。
“……這就是循序漸進啊,正均哥。”
&nax散發出來的得意噁心到了。
“奪冠帶來的思考?”
“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
&nax親眼見證了Penicillin蛻變,身上有了屬於領袖的擔當,“我看過一篇名為拔苗助長的成語故事,大意就是違反事物的發展規律會變得不幸。”
“但是人嗎,如果有的選,肯定更喜歡躺平,而不是上進。因為‘上進’意味著累。”
&nax頓了頓,用極為肯定語氣道:“所以,所謂的執教工作其實就是一個‘拔苗助長’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