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開一場無關緊要的比賽,季後賽形勢算是定下了。
跟夏季賽初相比。
很多事出乎觀眾預料。
比如LCK那邊,很多人不解SKT的“墮落”,獲得的積分只夠從第一輪征戰,全不像春季賽那麼風光。
而按全年積分算。
SKT需要先贏下非洲隊AFS,再戰勝SSG。哪怕做到這一步,也得KT拿到夏冠,才能拿到世界賽名額。
當然。
這是偏保守的答案。
樂觀黨還是覺得SKT常規賽沒發力,到了季後賽才會展現底蘊。那句話怎麼說著,哦,BO5跟BO3不是一個遊戲。
等到隔壁傳來LGD二比零戰勝IG,以16勝的姿態登頂守擂,不由得引起了韓國觀眾的討論。
或者說。
觀眾想不關心都難。
16年世界賽,17年季中冠軍賽、亞洲對抗賽……LCK遇上LGD,總是撞的是頭破血流、無一例外。
更重要的是,LGD夏季賽高歌猛進,P姓雙c還在發力,SKT卻是有點跟不上腳步。
論壇。
人們憂慮道——
【誰能阻止LGD奪冠?】
【LPL今年太強了。】
【助力LZ拿下第一的Tarzan,都在LGD打過輪換。】
【還在LGD,先想想怎麼贏WE吧,忘記洲際賽被人當豬殺?】
【你罵誰是豬?】
【好好好,嘲諷Faker是吧。】
有關的討論帖下。
難得出現許多的抱怨。
在以前,這是難以想象的。
畢竟那時候都是說:隨便找個季後賽戰隊去世界賽,都能收穫成績。
接著便會說拳頭給LCK的名額太少,與其找些外卡濫竽充數,不如多挑兩支LCK的戰隊,如此,才能彰顯競技性。
圍繞這樣的話題。
一些人甚至覺得S賽不如夏決冠軍有含金量。
畢竟。
決賽總會是LCK內戰;拿了S賽冠軍,不一定能統治聯賽。
這就是賽區強大帶給韓國民眾的自信。
但這一切,被LGD戳破了。
原來LCK沒那麼強。
原來LCK人才外流嚴重。
原來LCK早已青黃不接。
Kank、Untara……如果可以,這份名單可以列的很長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