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他回答C博的那句話,正是他的心理感受。
站在一個很耀眼的人身邊。
就是會被觀眾挑剔。
在他們沒進世界賽之前,這樣的聲音有嗎?有,但絕沒有這麼多。
不會有人持之以恆的私信罵他別拖中路後腿。
也不會因為打出個蠢逼操作,引來海量注意力。
他以前沒這個資格。
所以吶。
如果打得差,沒有Tarzan,也會有塔贊取代他。
對職業選手來說,永遠、永遠都是靠賽場表現說話。訓練賽都不算數。
他訓練賽也遇到過猛人,比如LZ那個打野,訓練賽就很兇。
&ny有關注過LZ近期的比賽,這隊終結比賽的能力太差了,打MVP那場,被一個波比打到毫無辦法。
他發現,後排只要沒環境,LZ團戰打得特別亂。
對戰QG的前一天。
聽到C博唸叨QG最近狀態很一般,Eimy笑著說:“我們去年也是這樣,一直輸,輸到不會贏遊戲了。”
“只要開始贏,自然會好起來。”
&ny說得很對。
他只有一個問題。
“QG靠誰贏我們?”
&ny:……
這是一個極複雜的問題。
&ny想起他們去年夏天是如何蛻變的。
是秦浩加入,是他們發現秦浩判斷力還行,能猜到對面下一步想幹嘛,然後C博主動放棄主導地位,變成副指揮。
然後他們發現中路啟動,餵養上路跟AD,也能贏遊戲,不需要中單每場在輸出端承擔30以上的輸出量,才算正統。
可以說。
他們先是找到了合適的人,確定了合適的分配方式,最後圍繞合適的分配方式,磨合的細節。
一開始。
C博的遊走重點在於支援野區。那時候春季賽,自己很需要輔助的幫助。
到後面,C博最該乾的事,是讓中路舒服。不管是幫忙解線,還是幫忙點個眼,然後再去下。
那QG呢?
&ny對QG有一定了解。
他清楚Doinb是QG的核心。
知道QG老闆最欣賞他……有了老闆支援,話語權絕對不可能低。
但其他人……
&ny沒有太深的印象,他對QG下路的印象,只停留在賽季初,他們被IMP加C博點菜了。
要知道。
在對線期階段,他們下路地位並不高,能被C博點菜,Eimy不敢想中路擔子有多重。畢竟以秦浩的對線實力,Doinb應該不太能分心照顧下路。
所以,QG靠誰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