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燼能中遠距離打傷害,那它也不是收割點呀。憑什麼正面五人抱團打不過四人抱團加個放冷槍的燼。
融了前排,燼能幹嘛?
IMP覺得自己的理解沒問題。
但後三把,這燼確實有作用,尤其三四局,多次靠它留到人,才能擴大優勢。
還有MaRin。
KT訓練賽那個船長、龍王、塔姆鐵三角,他們想復刻的話,巖雀是可以頂替龍王的角色,那自己拿什麼頂替船長的全圖大招?
迷茫中。
秦浩就講:“KT其實中期做得沒SKT好,伱看SKT的分線,明顯能吃進去更多的經濟。但KT後三把,一直貫徹著轉線緊逼,放棄部分兵線也要抓出效果,再去壓中線。”
“我覺得我們中期可以學一學KT,利用轉線上的靈活性,積極壓制野區,放大邊路壓力。
這樣MaRin哥也會玩得很舒服。”
“我覺得KT的前期不如我們,我們的中期不如他們。KT打我們,很少拿到這種前期優勢的局。”
這不是秦浩自誇。
PYL之所以拿KT當參考向,是因為訓練賽,Fly根本跑不過秦浩。也就是說,KT現在玩的這套陣容,第二支撐點跟不上。
在LGD,中路能動,他們才打配合。在KT,野輔能找機會,中路再跟著跑就行。
而且PYL瞧不太上Fly的龍王。
因為訓練賽,巖雀抬著龍王打。只要過渡到三級,龍王敢上來換血,吃個W,就沒什麼狀態了。
那次輸,完全是船長猛,跟龍王關係不大。
另外,KT沒什麼前期支援節奏。
他們只是利用中路的推線,讓打野舒服。
沒有那麼多的抓邊配合。
倒是玩到中期,KT喜歡打河道和野區遭遇戰。如果沒找到人,會順勢包抄邊路。這一點,他們不喜歡。
因為打這種遭遇戰,一般需要野輔先打起來。畢竟c位吃線消失,對面更容易警惕。能抓的回合機會就少。
只能說,這個BO5,證明了玩前中期節奏陣容的局,強度是夠的。
這版本滾雪球就是快,無論KT還是他們,打到26分鐘,只要還能給出推進壓力,基本都能領先個四五千,如果人頭交換大點,領先六七千也就那麼回事。
這跟S5比起來,算是不一樣的地方。
S5很難靠著幾個人頭的領先,拉出六七千經濟差,因為地圖資源沒那麼多。
S5也沒什麼防禦塔差距。
什麼意思,S5一般都是互相拆塔從銀行拿錢,但S6誰先一塔,是真的可以做到讓對手少拆塔。
就像KT打SKT,中期領先五座防禦塔,加上一些野怪、補刀和人頭的經濟,拉開四五千差距,並不難做到。
“兄弟,我們前期優勢的局,中期就算送一點都能玩,但如果不優勢,中期還能舒服嘛?”
“後面幾天,我多練練塔姆,讓老傢伙多玩玩燼,上路繼續練吸血鬼。”
&ny奇怪。
“你……你減少逛街的時間。”
&ny:……
我那不叫逛街,叫看小地圖分析對面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