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rt就覺得:他們這個班底,好像有點說法。
反正跟常規賽比,終結比賽的能力更強了。
可以多玩一些很給壓力的推進回合,保著優勢點上嘴臉。
LGD在鞏固思路的時候。
另一邊。
被打暈的AFS,在激烈討論。
“上次打完我就說了,我們要練這種配合。”分析師第一個開腔:“對面把把前期領先一千塊,這一千塊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我們中期壓力非常大,一不小心就會崩盤。”
“放棄純後期陣容吧,我覺得LGD比我們抓版本抓的快,學習他們沒什麼不好的。”
“還有KT,跟他們的訓練賽你們也看到了,他們也有龍王、燼的搭配,而且效果很好。靠著這套陣容,他們可以在一千多碼後發起開團。只靠河道和一些野區視野很難提前知道他們的站位。”
全員沉默
到了季後賽階段,越跟別的隊伍交流訓練賽,他們越迷茫。
從上週到現在,他們輸了9個大局,打不過KT就算了,連LPL可能的三號種子爭奪者,他們也打不過。
這不正說明這次想進世界賽,他們的配置實力不夠格。
現在教練組讓他們放棄常規賽熟悉的打法模式,Mickey只覺得心裡冰涼。
明明選卡爾瑪、妖姬、沙皇這些英雄也能打,幹嘛要在這種備戰階段,玩什麼龍王、燼,巖雀、維魯斯。
有那麼好練嘛。
光說LGD前期優勢,那上次打訓練賽也贏過一把啊,沒有那麼大差距不是嘛。
只要防守做得再好一點,為什麼就不行?
AFS中單的想法,能夠代表隊友。
沉默,有時候就是無聲的抗拒。
練這個套路,練那個套路,練到現在輸的更慘。
是。
KT的龍王、燼厲害,LGD的巖雀、維魯斯補個控制就能完成集火。下路如果不拿塔姆,AD很容易對位落後大幾百經濟。
但這是人家中路擅長這些呀。
把我們擅長的內容練的再好一點,難道不行嘛?
可站在AFS教練組的角度,有更好贏比賽的方式,幹嘛不學著微調。LGD這陣容,只是雙c英雄跟主流不太一樣,上路出船長還是沒問題,但中下不能太拖。
再說了。
有個進世界賽的機會,他們想增加點勝算,於是強硬道:“必須把龍王、巖雀練出來,否則BP會難做。”
“我們現在這個樣子,BP都不舒服,還談什麼遊戲內的內容?”
……
如秦浩所想。
一塔的收益,足夠覆蓋一定的線上損失。
肥起來的輸出位,能提供的作用,不光呈現在對位經濟角度。從佔中視野到資源團,再到推進……這是全方面的壓迫。
同道理。
如果上單選出傑斯、納爾,然後十分鐘一件成裝,站邊的時候,肯定能讓對面過來盯防的那個點,不舒服。
在這個情況下,如果能抓到機會打出突破,那基本就算是小穿線。對面不是2個人來抓,根本不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