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姜使前來,燕王順勢請寧玉回姜。
如今已經一月底。
是該走了,三月中旬的婚事。
等回到王宮,便可以直接出嫁了。
寧玉思踱片刻,微微頷首。
寧玉都要回去了,幾名王子遣去大靖的人還沒有回來。
幾人有些急,可是急也無用啊。
這事兒他們本就是瞞著燕王乾的。而攔住寧玉,也只有燕王行吧?
看幾人焦急,燕太子道:“勸你們還是放棄吧,兩月了,人還未回來,能說明什麼?”
“什麼?”幾人看向他。
“靖太子將人處置了。”他道,“早說過了,兩國聯姻不是兒戲,又怎麼因為這種事兒鬧掰?”
“安和王姬最爛的就是名聲,囂張跋扈、蓄養男寵,這些話誰聽的少?也就你們只知嬉玩才不知道!本宮都知道的事兒,那靖太子又豈會不知?”
“他若能因此棄了安和王姬,又怎會願意娶劣跡斑斑的她?”
燕太子這一席話下來,幾名王子吶吶不能言。
“二哥你為何不早告訴我們呢?”好一會兒後,有人抱怨道。
“你自己沒有長眼睛長耳朵嗎?”燕太子道。
那人:“……”
……
姜燕簽署了和平共處文書。
文書是寧玉撰寫簽署的。
如她之前所言,若他們若能平安歸朝,大姜將士不會越過嘉鳴谷一步。
對於這一條,燕王也沒想太多。理所當然以為她的意思是,只要他們不攻姜,他們便不會主動攻打他們。
文書上面著有日期,往後再推三十年。
意思就是,三十年內兩國不可發動戰爭。
燕王對這個三十年很滿意。
三十年後,趙清安也五十歲了,哪裡還能如今這般意氣風發,刀槍不懼?
還有這寧安和,三十年後她再厲害,怕也只能在後宅裡攪弄風雲了。靖王、靖太子可不會如姜王那般縱她在朝堂亂來!
三十年後啊,兒孫自有兒孫福!
因為大燕發動不義戰,每年向大姜進貢五百匹馬,一千隻羊,三萬兩銀。
這些東西於燕國而言,一點都不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