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就是看將軍眼睛生的好看,想要摸摸……”寧玉說著咳一聲,有點窘迫:“但,但那都是本宮酒後胡言亂語,無意冒犯將軍的,還請將軍不要當真。”
“可是本將軍當真了,怎麼辦?”趙平低聲問道。
寧玉:“……”
趙平又道:“而且,誰說酒後說的話就是胡言亂語呢,不是還有一句老話說,酒後吐真言嘛。”
寧玉:“……”
“這說明你一直想冒犯本將軍來著。”趙平睥著寧玉,壓不住的上揚的嘴角。
寧玉:“……”
“我錯了,我為我犯的錯誤向將軍真誠地道歉。”寧玉對著趙平,恭恭敬敬做了個揖,“將軍就當沒聽到過行不行?”
“不行。”趙平道。
寧玉肩膀垮下來:“那你想怎麼樣?怎樣這事才能翻篇?”
他這樣提,她也很難堪。
可她又不能一直不見他,除非她不跟著他練武,可她放不下,她喜歡練武。
趙平看寧玉一眼。
小丫頭看起來很沮喪,肩膀垮下去,本該流光溢彩的眼眸中光色黯淡,顯得十分可憐。
趙平有些不忍心。
他輕拍下寧玉腦袋,哼笑一聲,道:“算了,原諒你了,你可真是不經逗,不過我倒沒想到,你臉皮竟這樣薄。”
寧玉:“……”
……
……
初夏入宜城,等再離開時已經深秋。
秋季萬物肅殺,大姜自開國建朝一來,便有秋祭禮,由太子代君執禮。
若秋祭禮太子不到場,只得由王子代行,幾位王子本就不安分,代了秋祭禮,定會助長其囂張氣焰,太子黨官員意思是讓太子回朝,已經外出五個月,便是代頤王去巡視撫慰,也該夠了。
寧澤思踱許久,找寧玉商量。
大壩修復已經接近尾聲,自從寧玉宣佈重修常郡之後,常郡難民便一點點湧向宜城,登記在冊之後,便被送去常郡,婦人老人孩童留在宜城外,由官府照撫,等常郡重建,送其還故鄉。
因為這場洪災,常郡百姓死亡過半,即便重建,也會有大量土地空置,寧玉琢磨了下,找了寧澤。
兩人商議過後,推行了一道歸農政策,勸引流民過來興建常郡,待常郡重建,所有流民都可以獲得官府發行的身契文書,有了文書,便算是正經百姓,有田可耕,有房可住。
緊接著又頒行一道政策,常郡重建之後,免賦稅兩年,休養生息。
兩道政策皆由寧澤過明路推行。
許念韻找了楚易,利用清故居人手宣揚,也有不少商販走商途中傳播此政令。
此令一出,果然歸攏來一大批流民。
首先便是宜城周圍的乞丐流民,紛紛來府衙登記,登記之後,便被送到常郡。
到最後,竟差不多收攏了兩萬多人,這還不算走不動路,來不了的老弱病殘。
這個數字讓寧玉心驚,寧澤更甚。
寧澤常年都在宮裡,看到的都是繁華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