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師兄年紀大,口味重,喜歡喝濃茶,茶水更是苦上加苦。
雖說後面會回甘,沖淡苦味,但他也不喜歡吃甜的。
相較於茶,玄陽更喜歡酒。
年份越久越香,味道越烈越爽。
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騰雲上九天。
可惜師兄好茶,不懂酒之美妙。
自己每次來,都被迫喝茶。
有好幾次因動作太豪邁,被師兄教訓,連喝三壺茶,一杯品三味,返回烈陽峰後,身體疲累,精神亢奮,徹夜難眠。
幾次下來,他就學乖了。
這次是因事情太過突然,忙著報信,才忘了規矩。
如今被提醒,玄陽立刻放緩速度,細品慢飲,面上不顯,渾身卻不得勁兒,又不得不耐著性子,不敢炸毛。
———
清狂欠拘束,誰恕道家流。
道門之人喜好隨心,厭惡約束。
玄明性情豁達,又活了一甲子,在很多事上看得更開,不在意規矩與繁文縟節,也不在意飲茶步驟與姿勢。
千人同茶不同味,萬人同道不用心。
若換作其他道人,玄明不會刻意強調,願意咋喝就咋喝,不喝也沒事。
唯獨玄陽是個例外。
這個便宜師弟性格急躁,做事風風火火,容易上頭,茶道可怡情冶性,磨練心境,每次煮茶時相見,玄明都藉機熬煉玄陽道心。
趁玄陽品茶,玄明低頭沉思。
陳府與求真觀是浮雲縣兩大修行勢力。
一個山下,一個山上。
一個入世,一個出世。
一個家族,一個宗派。
一個血脈體系,一個師徒體系。
兩家側重不同,道路不同,所求不同,領域不同,很多方面重疊度不高。
有些地方更是截然相反。
正因如此,這些年才相安無事。
這次陳府家主突然上門,還讓兒子拜入求真觀,已經夠惹人遐思。
再刻意提出,想拜入自己門下。
只要不糊塗,就知曉其中有古怪。
畢竟,他前五十五年,純如赤子,以天真無邪著稱於世,後五年名聲不顯,隱於藏經閣內,不理外事,苦研道經,參玄悟理。
從去年開始才名聲鵲起,摘掉天真帽子,成為大器晚成的代表。
明面上他只是一位第三境修士,不及玄虛、玄陽、玄素等人,屬於中不溜。
比上不足,比下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