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關幽寂,杳杳冥冥。
無盡迷霧中,一道神念降臨。
充滿歲月沉澱後的滄桑氣。
正是玄明。
行走其中,他被一道光吸引。
循著光照的方向,前行。
很快三卷道經映入眼簾,周遭三尺演化出乾坤開闢、清濁兩分、萬神同輝等道象,恢弘壯麗,大氣磅礴。
三卷道經上道字,古樸遒勁,熠熠生輝,彷彿先天而生,承載大道,流轉道則。
玄明從未學過其上文字,可在入眼剎那,就知曉其名,清楚其意。
《黃庭經》。
乃前世道家經典之一。
被譽為壽世長生之妙典。
白頭始悟頤生妙,盡在黃庭三卷經。
此書正是玄明穿越後的金手指。
一甲子前,他胎穿至求真觀,成為上代掌教幼子。
因靈魂融合《黃庭經》所需,他前半生痴傻,僅有八歲智商,以保赤子心性,直到五十五歲。
天數和二十五,地數和三十。
五十五,正合天地之數。
那一年,他徹底融合《黃庭經》。
那一年,他打破樊籠,得見真我。
那一年,他爹意外羽化了。
本以為融合金手指後,會時來運轉,一飛沖天,想不到使用金手指需要條件。
法不輕傳,道不輕授。
想要翻閱《黃庭經》,需積攢道氣,蘊養道意,明悟道理。
玄明想到的最有效之法,是翻閱道藏,參悟經卷。
汲取前人智慧,借鑑先賢靈光。
畢竟,文以載道,知識是世上最寶貴的財富。
而在他觸及道經時,《黃庭外景玉經》終於有了反應,反饋出一條資訊
悟經三百卷,慧眼見道真。
從那以後,玄明翻經不綴,專攻三百道經,翻來覆去地看,孜孜不倦地瞧,不厭其煩地寫。
每一本道經,他都用心品讀了千遍,逐字逐句地理解、品味、斟酌、體悟。
五年風雨無阻,五載寒來暑往。
他不敢懈怠,一心向道。
終在今日一朝入道,《黃庭外景玉經》降下一縷玄妙氣機,助他打破自身桎梏,重獲新生,得見新天地,看到大風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