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煜霖小聲說道:“跟他們有什麼話好說的?這個時候又不能在太后的面前放肆。”
鍾玗琪小聲說道:“那你也不要老是回頭了,叫別人看見了也不好。”
蕭煜霖小聲說道:“本王跟你說話,關別人什麼事了?”
趙太后的眼神一直在留意著蕭煜霖那裡,見蕭煜霖總是頻頻回頭跟鍾玗琪說話,跟她卻沒幾句話好說的,心裡的怨氣自然是很大的。更別說,她還視鍾玗琪為眼中釘。
因此,趙太后對鍾玗琪說道:“鍾小姐今日倒是穿得喜氣!哀家聽聞,鍾小姐身上這件衣裳,是出自名家之手,這衣料還是珍惜貢品呢!難怪,這衣裳看著如此華麗。”
鍾玗琪不知道這件衣裳的來歷,不過,聽趙太后說這樣的話,想來是蕭煜霖拿珍惜貢品做衣裳來給她穿,這樣是不合適的。
貢品是皇傢俬有,尤其是珍惜貢品,那也只能是皇帝才能有的。只有皇帝開口賞賜,別人才能享用。
但鍾玗琪只聽說,瑞王府每個月只拿特定的俸例,沒有額外賞賜的東西。也就是臨近過年的時候,蕭煜鴻才賞了一批豐厚的物什到瑞王府來。
既是名家所作,不論名家店鋪距離,想來三五天也是出不來的,這個時間上對不準。
看來,是蕭煜霖私自拿了珍惜貢品來給她做衣裳了。以蕭煜霖的性子,他不是幹不出這樣的事情來。
既然如此,她更是不能穿這件衣裳了。
只是,她現在已經穿上了,總不至於又脫下來吧?她又沒帶備用的衣裳進宮來,穿宮裡的衣裳也不合適。
也只怪她當時沒有問清楚這件衣裳的來歷,還以為這只是一件出自名家的尋常衣裳罷了。當時,蕭煜霖又是在跟她打賭,她賭輸了,就更加沒有去過問這件衣裳的來歷了。
事已至此,鍾玗琪只得站起身來,不卑不亢地躬身說道:“啟稟太后娘娘,民女生於鄉野之中,見識淺薄,竟不知這件衣裳如此華貴。當初瑞王爺送給民女時,民女覺得好看,這便收下了。平時,瑞王爺多有送東西到民女這裡來,民女都沒有過問出處。沒想到,這回卻闖下大禍了!民女知罪!”
眾人饒有興趣地將眼神投向鍾玗琪,有看笑話的,有輕視的,也有知道鍾玗琪這人不簡單而凝神打量的。
蕭煜霖對趙太后說道:“母后,過年嘛,當然要穿得喜慶一點了!鍾小姐家逢變故,過了好些年的苦日子。今年兒臣聽說了她的事情,念著舊交,兒臣便將她接入府中暫住。如今過年,兒臣讓她穿得喜慶一點,好去去晦氣。當初兒臣送她衣裳之時,兒臣也沒有跟她說明出處,還請母后不要怪罪!”
趙太后板著臉說道:“你還有臉說!私自去貢院拿珍惜貢品,你可知,這是犯罪?”
這個時候,蕭煜鴻只得充當好人,對趙太后說道:“母后,此事,瑞王后來有跟兒臣告了罪。不過是一匹衣料罷了,瑞王喜歡,拿去便是了,就當是兒臣賞給他的。”
趙太后又笑著對蕭煜鴻說道:“就你!老是縱著他!讓他越發沒有規矩了!”
蕭煜鴻說道:“小事而已,不必總是管束著瑞王。只是,兒臣原先還以為,瑞王是打算拿了這衣料做個什麼東西,好送給母后的。沒想到……”
蕭煜霖說道:“皇兄,穿紅色固然喜氣,可你也要看看母后想不想穿啊!雖然母后如今還年輕著,可臣弟總覺得,母后穿大紅色未免太豔了些,還是穿素色一點的好看。這不,臣弟又叫人尋了番邦最好的素色紗布,給母后做了一件紗衣。只是,今日的除夕宴會不比尋常,母后還是要盛裝出席的,不便穿臣弟孝敬的紗衣,皇兄倒是沒這個眼福了!不過,過年期間皇兄要閒暇些,可以時常到母后那裡走動,說不定母后哪日心情好,就穿了臣弟孝敬的紗衣了呢?”
趙太后笑著對蕭煜霖說道:“你把紗衣送來那日,哀家就已經試穿了。不愧是出自名家之手,那衣料又很輕便飄逸,哀家很是喜歡。他們都說,哀家搭著那件紗衣好看呢!”
即便是不好看,別人也不敢說啊!眾人不禁在心裡腹誹道。
蕭煜鴻的心裡也有些不舒服。
偶爾,蕭煜鴻也有往寧壽宮送一些好東西去,趙太后都只是差人向他傳話,說他有孝心了,如此如此。而蕭煜霖送趙太后一件紗衣,趙太后卻這般高興。
蕭煜霖笑著對趙太后說道:“兒臣就是想著,母后平日裡就喜歡穿素色一點的,那些綢緞的衣裳未免太平淡了些。不如找個好料子,給母后做件紗衣,讓母后穿了,如同是天上的神仙一般,渾身都是仙氣!寧壽宮的花園裡有幾隻仙鶴和梅花鹿,起霧的時候,母后往花園裡一走,可不就是神仙遊仙境嗎?”
趙太后聽了這話大喜,指著蕭煜霖笑罵道:“你這嘴巴又亂說了!哀家又哪裡及得上天上的神仙一二了?”
眾人忙對著趙太后拱手附和道:“太后仙福同享,與天上的神仙無差了!”
趙太后笑得紅光滿面的,說道:“呵呵呵……眾位卿家抬愛了!光是聽著我們這一家子說家常,倒是叫你們心裡生煩。”
眾人又附和著說道:“太后與皇上、瑞王爺一家子其樂融融,臣等也想沾點福氣。”
趙太后只開心地笑著,關於那件大紅衣裳的事情便就此揭過。
孟雲婷笑著說道:“今日這除夕宴上,只有瑞王這一個男子穿著大紅衣裳。這穿大紅衣裳的女子,可是有三個呢!本宮歷來在除夕宴上都是穿大紅衣裳的,原本還覺著,跟小叔子同穿一個顏色的衣裳有些不妥。但又不好意思開口,說瑞王不要穿這喜氣的紅色。今日倒好,倒是多了兩個同本宮一道穿紅色衣裳的小姐了。年輕姑娘家穿紅色的好看,不像本宮,年紀大了,穿紅色還要招別人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