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晨猶豫了半天,最後卻突然自嘲一笑,徹底醒悟過來。
畢竟自己不可能因為隨身碟有危險,就不去使用隨身碟,自己從發跡再到如今,哪一步不是依靠隨身碟得來的?
沒有隨身碟,就沒有現在的陳晨,所以與其考慮這麼多有的沒的,又有什麼用?
況且迄今為止,自己從未在隨身碟這裡遇到過真正的危險。
想了想,陳晨命令小X下載了《攻殼機動隊》與《我,機器人》。
至於《阿麗塔:戰鬥天使》,這部電影已經在陳晨的隨身碟中躺了好幾年。
很快,電影下載完畢,而陳晨也將隨身碟從主控室裡取了出來。
隨著隨身碟插進電腦,在這間嚴密的房間中,十幾名黑騎士持槍站在陳晨身後,一旦有什麼意外,都可以快速應對。
兩部電影被順利裝進了隨身碟,顯然,隨身碟承認了這兩個電影背後的世界。
見此,陳晨想了想,將滑鼠移向了《我,機器人》這部電影。
《我,機器人》又名《機械公敵》,是一部上映於2004年的老電影了,講述了在未來機械時代,一名叫做戴爾·史普納的警察因為一起車禍失去了左臂,而一名機器人因為認為他更容易活下去,於是選擇營救了他卻沒有營救那名小女孩,導致小女孩死亡。
這件事在他心中埋下了陰影,並且導致他不信任身旁的任何機器人。
而幾年後,在他執行任務期間,意外發現了一起疑似機器人的謀殺案,於是便對此展開了調查,誰知卻牽連進一場機器人叛亂的陰謀中。
而這部電影的看點,除了主角威爾·史密斯那精湛的演技外,還有的便是電影的真·主角——桑尼了。
桑尼從外表上看去,似乎只是一隻普通的NS–5機器人——高度180公分,耐久鈦金屬外殼,透明工程塑膠面部裝飾,具456個活動零件,可負重363公斤,能承受數千磅撞擊,擁有80種語言能力。
可是它卻和其它機器人不同,它有自己的思想,會思考,被抓時卻會因為冤枉而憤怒,面臨被銷燬的命運時,也會害怕和畏懼。
甚至,這隻機器人還會做夢。
這已經是一名完整的智慧生命才能做到的事情了,畢竟就連小X都沒有“做夢”這種功能。
實際上人類從圖靈測試被髮明以來,一直都在追求人工智慧接近人腦的能力,可是人腦和電腦的區別太過巨大,很難實現。
例如憑現在的科學技術,造一個能在瞬間算出十位數乘法的計算機,這是非常簡單的事情。
可是,如果讓人類造一個能分辨出一個動物是貓還是狗的計算機,則是無比困難。
人類現在能輕鬆造出一個能戰勝世界象棋冠軍的電腦,可是卻造不出一個能夠讀懂兒童書籍的電腦。
全世界的高科技公司花了幾百億美元,可依然沒有人成功過。
一些人腦覺得困難無比的事情,比如微積分、金融市場策略、翻譯等,對於電腦來說都太簡單了。
而我們一些覺得容易無比的事情,視覺、動態、移動、直覺,可是這些對電腦來說卻又太難了。
可是,《我,機器人》中的桑尼卻打破了這一界限,它既有人類的感效能力,又有電腦的超級運算能力。
也就是說,桑尼是真正的強人工智慧,而在電影中的表現便是一雙鶴立雞群的藍色眼睛,而普通NS5機器人的眼睛則是黃色的。
不過陳晨並沒有準備攝取桑尼這個機器人,在陳晨看來,用隨身碟攝取桑尼就和《終結者》中攝取“天網”一樣危險,如果不是有百分百把握能駕馭對方,陳晨是不會攝取的。
所以,陳晨的目的是攝取裡面的普通機器人,這些機器人和終結者的T系列的研發方向不同,如果能和終結者的科技相互印證結合,陳晨有機會研發出一種更為強大的機器人。
而且電影主角戴爾·史普納的那條機械手臂,也代表了一種強大的仿生技術,唯一可惜的是這種技術的筆墨並沒有體現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