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192-新的武器 (1 / 2)

21世紀,是電子資訊世紀,而電子資訊的發展,全靠ic晶片的發展。

而ic晶片,便是把一個電路中所需的電晶體、電阻、電容和電感等元件及佈線互連一起,製作在一小塊或幾小塊半導體晶片上,這些東西做得越小,就能排布得越多,運算的速度也就越快。

因此,ic晶片的發展,實質便是積體電路不斷微型化的發展。

而所謂的光刻機,便是製造電腦晶片的關鍵機器,以各種波長的光源對晶片進行光刻,將晶片製造出來。

而光刻機也分為各種級別,如今中洲區只掌握了16奈米工藝的光刻技術,而世界最先進的光刻機則能達到5奈米。

而這種光刻機,便是euv光刻機。

眾所周知,人類肉眼的可見光只佔全宇宙光源的極為微小的一段,也就是所謂的‘紅橙黃綠藍靛紫’,其中越靠近紅光波長越長,越靠近紫光波長越短。

而紅光之上,還有紅外線、微波、無線電波等超長波,紫光之下,也有紫外線、x射線、伽馬射線等等超短波。

而極紫外光,便是低於紫光,卻又高於x射線的一段不可見光,波長最低為135奈米,能製造出只有個位數奈米級工藝的晶片。

而這種euv光刻機,全世界也只有一家廠商能製造出來,那就是荷蘭的阿斯麥公司。

不過之所以達到這個成就,也並非是單獨一家公司的成果,而是由世界上十多個國家共同配合的結果,鏡頭和光源都是歐洲各國的,裡面的光學元件、控制晶片又都來自於北美洲。

因此可以說阿斯麥公司,便是整個西方文明的至高產物。

之前中洲區本來已經與這家公司簽下了合約,將計劃於2019年年底完成euv光刻機的交付,然而由於北美洲的阻撓,阿斯麥公司一直沒有交付過,直至如今。

因此,陳晨想要依靠常規手段得到euv光刻機,無異於痴人說夢。

不過就算是使用非常規手段,陳晨也沒有辦法,畢竟一臺euv光刻機的重量就達到180噸,有12萬個零件組成,需要40個集裝箱,三輛大型貨機才能運輸,光安裝和除錯都需要一年以上。

因此,如果沒有對方的配合,陳晨就是想搶都沒辦法搶。

也難怪中洲區都束手無策了。

而陳晨之所以想得到euv光刻機的原因,便是為了研究t800的晶片了,黑光工業區招收的那批研究人員正在對t800進行研究,其中晶片已經分析了出來,正是用euv光刻技術製造出來的,而奈米工藝的精度則達到了驚人的1奈米。

這已經差不多達到矽半導體的極限了。

而想要達到這種工藝精度,人工ai也十分重要,顯然1奈米的級別,是靠天網的能力達到的。

而陳晨這邊有小x,也能達到同樣的程度。

因此,陳晨才會有得到euv光刻機的想法。

不過如今看來,這個想法還需要從長計議。

此時程超便將車輛停在機械加工廠的廠外,而門口已經有幾名研究員等待多時,看到陳晨的到來,便立即迎了上來。

“陳先生,您好。”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