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後卿和陳渺渺如相見恨晚,一直聊到最後方才各自告別。
崔後卿從陳渺渺口中得知,《天地錄》是一本敘述從天地初始至今的大百科全書,分為‘奇聞異事篇’‘山河地理篇’‘瑰寶靈獸篇’三個部分,著述者不知何人,但在修真界一直流傳更新。
不知不覺天色漸暗,各個賽場也都偃旗息鼓,有了最後結果。
四大仙門仙試是青龍山的大盛事,為了方便管理,也為了諸脈交流,所以四脈弟子都被要求住在通天峰上。通天峰上一下子多了數百人,住宿自然變得更加緊張。青龍寺通天峰弟子若是再想過著一人一間的日子,恐怕是痴心妄想了。青龍山女弟子較少,除了青龍寺通天峰汪文清十人,其餘各脈總共也不超過二十人,所以安排較為寬鬆。但男弟子就沒有如此待遇了,青龍寺通天峰從大山法師開始,男弟子共九人,都擠在一間房中。通天峰上,青龍山弟子的住處一直都是六人一間,此時在房間中打了三個地鋪,好在被褥都夠。
天黑之後,許多初次到通天峰上的其他四脈年輕弟子出來散步,對通天峰上的景色大為驚歎,但通天峰上有宵禁,隨著夜色漸深,眾人也都回到各自房間去睡了。
當黑暗降臨這座高聳入天的山峰,蒼穹之上,一輪冷月,把清輝灑向山麓。
崔後卿毫無睡意,想起五年前那柳巖法師說青龍山奇景,通天峰“寒光青臺”在夜裡更是漂亮,當下好奇,在眾師兄呼嚕聲中,輕手輕腳爬起,胡亂披了件衣服,走大門邊一拐,憑著記憶走去。
由於通天峰弟子眾多,弟子宿舍佔地頗為廣大,崔後卿左拐右拐好不容易才走出樹叢掩映,才走到廣場之上。只見圓月低懸,碩大無比,廣場之上青石反射月光,發出一片藍瑩瑩的光澤,崔後卿走到廣場之上,彷彿走在一片碩大的鏡子之上,天上的月亮,星星都映在石板之上,甚至暗月下的雲朵都映的清清楚楚。身臨其境就感覺眼前有兩個天,上面一個天,腳下一個天,自己就如同行走在星空之上,淡淡運氣漂浮,在寒光之中亦是藍色的,如沙如煙,美不勝收。
崔後卿向前看去,忽然心頭一顫,隱隱有一道熟悉的曼妙身影從眼前飄過,朝著遠處的一個角落而去。崔後卿怔怔看著那個身影,雖然隔了老遠,他仍然認出那人正是師姐易珍兒。
夜,這般深!她,為何來?又要獨自去哪裡?
崔後卿怔了一下,心亂如麻,隱約有一種不好的預感,崔後卿悄悄,跟了上去,儘量使自己距離遠一些,儘量隱沒在陰暗之處。
一步,兩步,三步,他的腳步就像踩到心臟的鼓點,一顫一顫,隱隱約約猜到什麼,卻是害怕真的看見。他隱藏在廣場邊的小樹林,藏在那裡,偷偷望向易珍兒。
這一望,彷彿就是永恆!
崔後卿向易珍兒對面看去,那一抹熟悉的身影,就像一記重擊,重重敲在他的心上。
浩然!
崔後卿心裡像堵了一塊大石頭,沉甸甸的,心痛!
他們不可能吧?崔後卿這麼想,心中有一絲期盼,一絲等待。
可是二人距離越來越近,他的心卻越來越遠,期盼!期盼!最後一絲的期盼!
“珍兒師姐。”忽的,一聲呼喚打破夜晚的寧靜,崔後卿的心復又沉了下來。
易珍兒低著頭一下抬了起來,眼光中瞬間充滿了歡喜之意,嘴角也流露出發自內心的笑容。
“林師弟,這深夜之中,你找我來不知有何事?”易珍兒道。
林浩然雙手從懷中掏出一物,攤開手來,掌上放著一串碧綠念珠來,月下青光,氤氳光滑,一看不是凡品。易珍兒立刻顯出嬌羞之態,輕輕接過碧綠念珠,嗔道:“真好看,這是什麼東西?”
林浩然道:“珍兒師姐,這是‘有情’念珠,冬日取暖,夏日清涼,是我好不容易得來的。上次是我血氣方剛,出手太重,差點釀成大禍,特意賠罪的。”
有情!有情!這兩個字深深打在崔後卿心裡,最後的一絲期盼也這樣隨風消散。他的心如浮萍一般隨風漂著,再也聽不進去一個字,耳邊只有淡淡的,若有若無的風聲。他就如失了魂魄,不辨方向,隨便走了去,眼前腦海中盡是那一抹粉紅身影,漸漸飄遠,離他而去。
也不知過了多久,也不知什麼時刻,當他再次清醒時,才發現自己已經到了飄渺大殿之外,崔後卿躲在巨鼎之後,藉著殿內燭光向裡面看去,殿內約麼坐著十餘人,都是各脈峰主長老,大漠和尚師兄弟也赫然在列。崔後卿奇怪夜深他們還在商議什麼事,當下支著耳朵聽去。
殿內先是一片安靜,隨即大漠和尚清了清嗓子,打破寧靜道:“眾師弟都知道今天白天的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