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按施工要點進行,河底淤泥一定要清理乾淨,按標準打地基,免得坍塌,來得時候本官看過現場,選址在現有橋樑上游五米處,現有橋樑保留,將來還能過人。”秦懷道叮囑道。
“喏!”長孫美鄭重答應一聲。
兩人走出衙房,秦懷道帶著隨從來到酉水邊,看著緩緩而去的河流,想要攔截也不容易,但不攔截這橋沒法修,擔心出事,決定留下觀察幾天看看。
沒多久,長孫美帶著一大幫人過來,叮囑幾句,一些衙役指揮百姓行動起來,一些人跑道淺灘,用布袋裝沙子,一些人推著車過去拉到上游,找了個位置一袋袋拋下去,攔截水流,一看就都很有經驗。
秦懷道見長孫美過來,笑道:“組織的不錯。”
“讓大人見笑了,酉水沿線修建過不少石橋,當地百姓多少都有些經驗,不過,以前都是服徭役,大家沒想到這次還有工錢,都念著大人的好,大人此舉造福一方,功在千秋啊。”長孫美趕緊解釋道。
“別拍馬屁,本官不喜歡這套,好好配合朝廷修路就是對本官最大的幫助,本官都看在眼裡,長孫無忌跟本官頗有交情。”秦懷道暗示道。
長孫美也是通透之人,一點就透,趕緊表態:“願追隨大人將路修好。”
秦懷道點點頭,看了一會兒施工,效率有些低,說道:“慢了些,再找些人過來攔截水流,今天務必攔住。”
“遵令。”長孫美匆匆去了。
沒多久,又有兩三百人跑來加入施工,效率一下子高了不少,上游堆積出一截拉水壩,不少人跳下去,踩在攔水壩上,接住河岸上的人遞過來的一袋袋沙土,再一個個傳遞下去,將攔水壩加固,加長。
兩個時辰後,一個較大的半圓形攔水壩成型,攔水壩還有些滲水,無法完全堵死,秦懷道靈機一動,讓大家在內側,沿著壩子挖了一條排水渠,滲透進來的水被引導去了下游。
沒有了水施工就容易很多,大家開始清淤,一擔擔挑出來倒入附近的荒地,這種肥力十足的土很受歡迎,不少百姓過來調走,倒入自己的菜園子裡備用。
天黑時分,淤泥清理乾淨,挖出兩個長方形坑,河岸也切出一個長方形坑,三個坑將來就是三個承重墩子位置。
長孫美見秦懷道心情不錯,也心中大定,說道:“大人,天色不在,不如回城,讓下官略盡地主之誼。”
“吃飯就算了,你知道本官在洋縣的莊子吧?”
“下官去過。”
秦懷道叮囑道:“那就好,找個知道的連夜跑一趟,去找程處默程大人,讓他明天一大早安排送一百大車水泥過來,你在附近找個房子騰空,方便存放,對了,鐵條打造的怎樣了?”
“沒問題,這邊安排下去,剛從洋縣拉來焦炭,全城鐵匠都徵調到位,本官讓他們連夜趕工,明天應該能打造成一些。”
“去盯著點,不可鬆懈,吃飯以後有的是機會。”秦懷道叮囑道。
長孫美聽懂了背後之意,歡喜地匆匆去了。
秦懷道帶著隨從找了個客棧住下,吃了點東西睡下。
第二天一早,秦懷道帶著隨從來到酉水邊,發現百姓們已經在施工,一車車大石頭拉過來,鋪在大坑裡面,秦懷道見大家繼續堆,趕緊阻止,大坑內有一層大石頭墊底就夠了,接下來需要灌砂漿,繼續堆石頭反而有影響。
長孫美也帶著一干官員和衙役跑來,看到秦懷道在阻止,趕緊幫忙,讓大家暫時停工,一邊解釋道:“大人,大家對您這種修建方式不懂,以為還是以往的修建辦法,下官也不懂,不如您來指揮吧?”
“水泥到了沒?”秦懷道反問。
“有人來報,在路上了。”
“鐵條呢?”
“下官剛從那邊過來,也打造了些。”
秦懷道打量對方,見眼睛凹陷下去,紅紅的,顯然一晚上沒怎麼睡,便說道:“將鐵條按下面大坑長度截斷出六十根,其他的長度不要動,還需要細小的鐵絲,有多少都運過來,快去辦。”
一個大坑下面平鋪二十根足夠打底,三個大坑就是六十根。
長孫美匆匆去了。
半個時辰左右,一批馬車拉著鐵條過來,正好水泥也到了。
大家在秦懷道的指揮下和砂漿,大坑下面平鋪鐵條,再豎著放,圍合成一個長方形,用細鐵絲紮緊,豎著的鐵條底部更是做出彎鉤狀,勾住下面平鋪的鐵條,形成一個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