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在龍川郡停下來不走了。
三萬多人還是太少,繼續往前會被人包餃子,拿下龍川郡就意味著撕開了高句麗防線,秦懷道決定等幾天,讓部隊去民間百姓家收購糧草備用,等李君羨的大部隊一到,就多出兩萬張口,人吃馬嚼,沒糧草不行。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秦懷道打算看看高建武能說服多少人來投,給點時間發酵,說不定有意外之喜,沒有也無妨,部隊緩一緩,積蓄力量。
然而,第三天上午,一個意外的人出現。
來人一身黑袍,只帶四個隨處來到城門,點名道姓要見秦懷道,羅章聞訊趕來問幾句,一番搜身後領著來到太守府門口,讓隨從留下,帶人進了大廳。
來人見大廳沒別人,掀開衣帽,拱手作揖道:“可是秦將軍當面?”
“你是誰?”秦懷道打量著對方。
“朱義臣見過秦將軍。”對方再次一禮,旋即正色說道:“家兄朱虎臣,昨天收到家兄來信,這才知道些內情,多謝將軍仁義,讓家兄有機會返回扶余報仇雪恨,扶余城破,被室韋人洗劫一空,家兄率軍和貴軍李將軍聯手,一併殺入室韋境內,暫時回不來,讓在下替問好。”
“客氣,朱虎臣將軍識大體,明大義,恩怨分明,也是條好漢,本將軍也很欣賞。”秦懷道客氣了一句,心中一驚,李德謇殺入室韋境內了?有意思!
“多謝將軍讚賞。”朱義臣鬆了口氣,顯然對秦懷道的評價很滿意,繼續說道:“將軍,此番前來還有一事,在下統領鹽州守軍,只需將軍一聲令下,願拿下鹽州獻於將軍,只求將軍善待族人。”
“哦?”秦懷道有些驚訝地看著對方,身份簡單,一查就知道,關鍵對方這餡餅來得有些太快,不得不防。
朱義臣知道秦懷道會起疑,解釋道:“在下與鹽州太守有同家之好,關係莫逆,太守得知大唐軍隊拿下龍川郡,大王被俘,心思惶惶,無心一戰,又擔心回去遭到朝廷清算,只要在下陳明利弊,必定來投,當然,城中守軍不過兩千,也擋不住大唐軍隊攻擊。”
“你為什麼這麼做?”秦懷道直言問道。
“君待臣不義,臣待君不忠。”朱義臣聲音多了幾分陰冷。
秦懷道明白了,這傢伙和朱虎臣一樣在復仇,朱虎臣沒有直接反戈,而是選擇離開,找室韋人報仇,對高建武算愚忠,但朱義臣不同,直接反戈,報仇心理更強,性格剛烈,敢恨敢殺,這種人可信,不可用。
不過,跟自己無關。
心思轉動,秦懷道問道:“你打算怎麼做?”
“在下回去後說服太守,黃昏時分開啟車城門,迎貴軍入城,但有一條,不得濫殺一人,搶奪一戶,並給一份手令讓在下帶族人回扶余,可好?”
“你是個聰明人,去扶余也好,畢竟是你的地方,如果可以,幫扶余儘快恢復秩序,組織自救,領著百姓活下去。”秦懷道說著寫了一封手令,蓋了將軍印,有了這封手令,拿下的城池守軍都不會攔截。
寫完,秦懷道吹乾墨汁,直言說道:“手令已經寫好,但不能現在給你,會交給一人帶過去,只要鹽州得手,自然給你。”
“理當如此,謝將軍。”朱義臣也不生氣,再次道謝。
秦懷道示意對方在外面等候,叫來程處默將情況說明,叮囑幾句,示意程處默率軍跟著過去了,有五萬大軍隨行,只要城門開啟,就算有詐也能拿下。
一旦鹽州得手,好處就更多了。
等兩人離開後,秦懷道讓人找來高建武詢問朱義臣身份,確認屬實後心中稍等,打消另行安排軍隊秘密尾隨協助的念頭。
黃昏時分,沒有等來程處默的訊息,卻等來另一支隊伍,李君羨率領兩萬大軍趕到,風塵僕僕,氣喘吁吁,比預計中快了兩天。
秦懷道聞訊出城迎接,畢竟是長輩,接下來的戰鬥還得對方配合,給人面子自己才有面子,看著打馬上前的李君羨父子,笑呵呵地作揖道:“晚輩見過李叔。”
論官職,秦懷道現在是左路元帥,在李君羨之上。
論爵位,秦懷道是國公,而李君羨是郡公,高一些。
按說應該李君羨先問好,但秦懷道給足對方面子,以晚輩身份見禮。
李君羨一臉笑意,心中滿是感慨,都是年輕人,自己兒子怎麼就差這麼多?抱拳,正色說道:“李君羨封聖命特來聽用,見過左帥。”
持的是下屬禮,這是在直接表明態度,交出指揮權。
秦懷道暗自鬆了口氣,上下一心,這仗把握就更大了,笑道:“李叔客氣,論經驗和能力,李叔是前輩,我輩楷模,還請李叔不吝指教。”
李君羨心中很受用,但臉上很鄭重地說道:“左帥謙虛,五千人馬出長安,短短三月不到,卻打下偌大一份江山,戰功赫赫,威名遠播,老夫自愧不如,可不敢胡亂指點,沒得壞了左帥大事,有什麼難啃的骨頭交給老夫就心滿意足,老夫指揮打仗不行,但還有一膀子力氣。”
論武勇,李君羨確實不一般,是不可多得的戰將。
秦懷道見對方姿態很低,不像作偽,徹底放心了,笑問道:“李叔,積利城那邊怎樣?”
“積利城已拿下後,我兒趕到,傳來將令,便留下一支兵馬匆匆趕來,不過,來得路上聽說薛萬徹和牛達也在發起攻擊,拿下問題不大,說不定他倆也在趕來路上,平壤一戰,沒人願錯過,這頭陣你得給我。”李君羨說著看看四周,確定沒別人後壓低聲音說道:“世侄,老夫的情況你清楚,這次復出是聖上給機會,也是一次考驗,不立下大功……”
“放心吧,只要平壤一戰還是晚輩指揮,你就是先鋒。”
“好,世侄放心,拿不下來軍法處置,絕無怨言。”李君羨大喜,拍著胸脯保證道,心中滿是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