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22章:朝會 (1 / 4)

長安,太極殿。

大唐聖上端坐御階之上,面容威儀,目光冷峻,透著看穿一切的氣勢。

大殿內,文武百官分立兩旁,全場肅靜,有些壓抑。

一名文官忽然越眾而出,朗聲說道:“聖上,臣有言上書。”

“準!”

文官便繼續說道:“謝聖上,定遠將軍秦理率軍出征,至今兩月有餘,兵部也不曾接到任何訊息,是否已經戰敗,躲著不敢直面?外界最近謠言四起,有說定遠將軍戰敗的,有說定遠將軍不學無術,只會誇誇其談的,還有人甚至說定遠將軍擁兵自重去了,還請聖上言明,將謠言擊破,清風正氣。”

李二目光一眯,不動聲色地打量對方几眼,沒有接話。

不表態也是一種態度。

這名文官彷佛受到了鼓勵,繼續說道:“聖上,臣對定遠將軍並無偏見,只是監察民情,發現異常,不得不報,定遠將軍出征至今,卻無一紙訊息,先不說是否戰敗,但不上書的行為就是對朝廷大不敬,還請聖上明鑑!”

說完,對方後退回班列。

武將集團無一人出來說話,個個冷聲不語,很是反常。

全場再次靜默,一股詭異的氣息瀰漫開來。

文官集團中不少人暗中交流眼神,新任戶部尚書猶豫了一下,還是出列說道:“聖上,微臣以為此風不可長,無論戰敗還是戰勝,定遠將軍都不該片書不傳,讓聖上擔憂,讓朝廷擔憂,也讓出徵二郎的家人擔憂,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

“侯愛卿,你怎麼看?”李二不動聲色地問道。

兵部尚書侯君集出列,作揖道:“聖上,兵部自有規矩,如果人人效彷,兵部工作難以運轉,臣以為此例不可開,臣也帶過兵,知道前線之艱難,但再難也不能不報,讓朝廷無從判斷,錯失更多。”

“臣等附議!”不少文臣出列,紛紛聲援。

李二何等精明,豈會看不出這是個陰謀,想要利用“不報”這條搬倒秦懷道,但言出有理,李二也沒辦法堵住悠悠眾口,意味深長地看向太子李承乾:“太子,你的意思呢?”

“回父皇,兒臣以為,兩月有餘都不見片言紙語,實屬不敬,再難,再苦,也該穿訊息回來,哪怕戰敗,這不報,兒臣擔心背後有別的意思。”李承乾語速不快,看著也有些敷衍,但說出來的話卻殺人誅心。

什麼叫有別的意思?

民間街坊謠傳擁兵自立無所謂,但身為太子,含沙射影則不妥。

武將集團不在沉默,紛紛看向李承乾,眼中多了些別樣色彩,李靖猶豫了一下,還是沒有辯解,也示意其他人不要妄動。

這個時候,說的越多越被動。

李二眼中閃過一抹失望,堂堂儲君,太子,居然公開懷疑臣子,讓人看出心中所想,基本的城府都沒有,這是為君之道?

有了太子聲援,文臣集團愈發亢奮,紛紛附議。

朝議輿論出現一邊倒,大有不罷免問罪決不罷休的氣勢。

秦懷道的不報確實讓李二被動,臉色愈發冷清,正準備採用拖字訣壓下去,外面隱隱傳來尖銳的喊聲,像是亢奮後的走調,朝會期間,外面按說沒人敢喧譁才對,除非八百里加急的軍情。

想到軍情,李二將念頭壓下,打算等等看。

很快,外面聲音近了許多,隱隱聽到大捷的字樣,不是很清楚,李二心中一動,豎起來耳朵。

朝臣們也聽到外面喧譁,監察御史正要跳出來彈劾擾亂朝會,忽然聽到“大捷”字樣,硬生生憋回去。

朝會不得打擾,但緊急軍情除外。

聲音近了的緣故,大家都聽到“大捷”,面面相覷,大唐休養生息,哪來的大捷,難道是……想到某種可能,一個個像吃了蒼蠅一般噁心,剛還在彈劾不報,居然冒出個大捷?

太子李承乾也臉色大變,慌亂起來。

真要是大捷,剛才的話就會淪為笑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