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w443sx
“朕也想到了,無論如何,都要想辦法徵集物資,實在不行從軍用物資中呼叫一批,絕對不能讓百姓受苦。”秦懷道說道。
這是秦懷道最後的底牌。
聽到此論,李靖大吃一驚,要知道即便是在今年,軍部物資也才堪堪夠用,若是從軍中抽調糧草物資,恐怕不用等到年底,軍隊的糧草物資就會消耗乾淨。
“陛下,萬萬不可。”李靖出言阻止。
秦懷道知道他在想什麼,安慰道:“愛卿不必擔心,只要挺過黃河大患,朕自有解決辦法,此時還是先與百姓共渡難關吧。”
幾人聽完不再多說,畢竟他們也想不出更好的辦法。
更何況君王重百姓,這是好事。
重壓之下,今年必然是難過之年,好在有國事部五位重臣,再加上各部各司心向一致,秦懷道相信,無論面對再大的困難,大漢都能挺過去。
幾位重臣亦不由自主心生想法。
幸虧大漢提前一年拿下李泰,若大災之年在李泰執政時期發生,後果不堪設想。
“多虧有陛下在此,大漢子民才能盡最大可能減少災害損失,天佑大漢。”房玄齡感嘆不已。
秦懷道亦嘆道:“朕也幸虧有諸位,無論黃河水患將成何樣,朕必百姓必將共同進退。”
“接下來,還請諸位多多辛苦,努力為百姓創造更多生機。”
待雨小些時候,房玄齡等人於甘露殿中散去,此時,秦懷道收到了更為嚴峻的情報。
雨季的來臨可不是區域性的,而是全國性的!
國內有兩條大河,一條是黃河,另一條則為長江!
他一直在關注黃河水患險情,卻忽略了另一條大河,沿江各州道也因為掉以輕心,而忽略了長江亦有暴發洪水之可能。
等到這些奏報傳向長安時,長江險情已然到了危急時刻。
經山南道、江南西道、江南東道和淮南道沿岸州府上報,長江水位暴漲,流速加快,沿江至洞庭湖、鄱陽湖的洪峰水位明顯偏高,高水位持續時間較長,荊江大堤雖未告急,水位也已接近隋末時期洪災高度。
望著還未停下的大雨,秦懷道心中有種不祥的預感。
這雨恐怕還會再下個幾十天,若真如此,原本提前為應對黃河水患準備的物資根本不夠,而黃河水患,恐怕會因為這場持續的大雨,發展成為全流域水患!
他速令秘書監起草旨意,傳書四方。
各州府道凡河域沿岸者,能撤便撤,能上高地就上高地,所有財產糧食提前轉移,以應對此次千年不遇之大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