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w443sx
張道子帶著諸多糧商苦主,早早來到皇宮門口盤坐於此,手上舉著用木板書寫的“冤枉”二字,將大街堵住。
恰逢今日大朝會,百官從此地經過,糧商們都會大聲訴說著自己的冤屈。
“大理寺官員為惡,糧商何錯之有?還請陛下還我等清白,將惡人繩之以法!”
“我王家一門五十一口慘死家中,陛下曾言普天下之下人人平等,我等小老百姓無處申屈,還請陛下為我等做主!”
百官都已經聽說糧商滅門之事,無一不搖頭惋惜,只是此事長安府沒有定桉,陛下也沒有表明自己的態度,錦衣衛也沒有動手驅趕,他們也不好說些什麼。
大朝會上,眾官肅穆。
各部紛紛奏報相關事宜。
房玄齡:“稟陛下,經過擴大徵集之後,民部的糧食衣物若干,大部分已經分發至黃河沿岸一百里至三百里地勢較高的州縣,若水患發生,恐還需同等物資三倍數量,戶部的銀錢不夠,還需另籌錢款。”
“讓貨幣司給你調撥一些銀證。”秦懷道提出解決方案。
使用銀證的話,很多事情會方便許多,也可以讓朝廷靈活呼叫。
房玄齡卻說道:“目前銀證流通較多在黃河沿岸一帶,再往周邊的話還需使用現銀採購,時間上會來不及。”
秦懷道微微思考之後,發現也沒什麼好的解決方案,之前他已經從王玄策的貨幣司調了一批與銀證繫結的白銀出來,若是用得多了,對整個大漢商貿市場會有衝擊。
“此事各位愛卿怎麼看?”
既然自己暫時沒主意的話,或許大臣們會有好的想法。
眾位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腦中沒有什麼特別大的想法。
倒是新入官場的工部侍郎韓岐,在猶豫一番後走出行列,向秦懷道行禮之後,朗聲說道:“稟陛下,臣有一計,不知是否可行。”
秦懷道驚奇不已,這位韓岐原本就是墨門的天下行走,多年來走過諸多地方,也見識過許多不一樣的風景與民俗,說不定還真能提出有用的計策。
他面帶喜意將目光投向韓岐:“但說無妨。”
“是。”
韓岐再行一禮之後,將自己的曾經的見聞說出:“臣於五年前有幸去過南疆十萬大山,魯莽之下,臣誤入十萬大山而不得出,幾番婉轉之下,沒想到在這老樹林立的深山之中,偶入一未出世的部族,此族不用銀錢,也無流通之幣,採用的是以物換物的古老方式。”
“臣以為,朝廷可生產一些民眾必備之物,運至徵糧之地,一可透過此物用於換糧,二則是賣糧之後的百姓手中有了更多銀錢,可以將此物賣出回收白銀。”
他的方法說出之後,秦懷道恍然大悟。
這些方法他不是不知道,只是朝廷需要處理的事務眾多,讓他一時沒有想起。
“好,不愧是墨門子弟,該賞,朕賜你黃金百兩,夜明珠兩顆,朝廷目前正是用人之際,韓愛卿可多提想法,若是對百姓有用,朕必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