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眾將領的注視下,凌千雪抬手取下綁在飛揚腳上的傳信竹筒,然後輕撫了撫飛揚,飛揚撲稜了兩下翅膀,便飛出了大帳。
飛揚飛走,凌千雪將竹筒開啟,取出裡面的字條,展開看過之後,嘴角勾起了一抹了然的笑意。
“王爺,飛揚帶回什麼訊息了?”
有心急的將領盯著凌千雪手上拿著的字條,問出了聲。
其他將領雖然沒問出來,但也都看著凌千雪,等著凌千雪的答案。
放下手中的字條,凌千雪緩緩開口,“西戎出兵,奪了肇陽、榆懷二城!”
“西戎?西戎竟然出兵了?”
“西戎此時出兵,莫不是想趁機分一杯羹?”
“這肇陽、榆懷原本就是西戎舊地,西戎出兵,也或許只是為了奪回舊地!”
“那可未必,這西邊,邵遷與拓跋玠鬥得正凶,西戎奪回肇陽、榆懷之後,指不定會趁著這個機會掠城奪地!”
西戎出兵的訊息,讓一眾將領議論開來。
一眾將領議論的正歡,坐在主位上的凌千雪卻是看向陸彥,開口吩咐道:“陸彥,傳令董勝,邵遷若回師西援,讓他相機而動!”
“是!”陸彥領命而去。
“回師西援?邵遷難道會放棄圍困允州?”
聞聽凌千雪的命令,有將領詫異出聲。
“拓跋玠被圍困於允州日久,眼看著就快支撐不住了,邵遷怎麼可能會在此時放棄?”
“是啊,若我是邵遷,定要先滅了拓跋玠!”
“我看未必,西境乃是邵遷的根基所在,西戎出兵,邵遷該死不會置之不理!”
“說的也是,邵遷若是等滅了拓跋玠再回師西境,怕是就晚了!”
那將領的一句話,引得一眾將領又是一番爭論,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各持己見。
“全然放棄圍困允州不太可能,但對西戎出兵之事完全不理會,也不大可能,所以,二者若要兼顧,邵遷很有可能會分兵,一路回師西援,一路繼續圍困拓跋玠!”
爭論之中,有將領提出了另一種可能。
“孫將軍此言有理,邵遷分兵的可能性確實很大!”
“是啊,孫將軍的分析有道理!”
“邵遷確實有可能分兵!”
那被稱為‘孫將軍’的將領的一番分析,立時得到了其他將領的贊同。
“邵遷若是分兵,那拓跋玠便很有可能尋機突圍,到時候……”
“到時候,趁他們兩敗俱傷,我們正可出手!”
“哦,我明白了,王爺方才說讓董將軍相機而動,原來是這個意思!”
“我說前幾日瞧見老董帶兵離開,問他去哪還不說,敢情是被王爺調去允州了!”
“哈哈,原來王爺早有安排!”
“這就叫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邵遷和拓跋玠怎麼也想不到,咱們再後頭等著呢!”
眾人順著孫將軍的思路分析,大致分析出了凌千雪的佈局安排。
眾人正高興之時,孫將軍望向凌千雪,開口問道:“王爺,您可是早就料到了西戎會出兵,所以才事先調兵?”
“算是吧!”凌千雪給了一個模稜兩可的答案。
“王爺真是厲害,連西戎出兵都能料到!”
“哈哈,咱們王爺真是料事如神啊!”
……
然而,凌千雪這樣的回答,卻是引來了一眾將領的稱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