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己雖然可能做不到這麼熱血了,但是卻不妨礙他對這樣的人充滿好感。
“哪有這樣的道理?”
青年卻是抱拳,面色嚴肅地直視林柯的雙眼,看都不去看眼前靈氣陣陣的硬木筆:
“我等發言,乃是為了陳公子義舉,不可能為此就收下……等等,你是陳安平陳公子?!”
青年終於反應過來林柯的話,下一刻就激動得漲紅了臉,確實是熱血上頭。
“不必聲張,他們聽不到我們說話。”林柯用上了一點言出法隨的技巧。
所以青年身旁的那些人並沒有聽仔細他們的對話,只以為青年是在和父親故交相談。
“陳公子!”青年抱拳,甚至想單膝跪下。
“不必如此。”林柯話音一落,青年的身軀就被一股無形的力量托住,跪不下來了。
“陳公子,我最敬佩的就是你這樣的人!”青年激動得幾乎要喊出來了,目光也更加堅定:
“你的毛筆我不能收!我看百姓深陷水火,如今一朝得救,總算是了我心願,怎能再收恩公之物?”
華夏人族就是那麼奇怪。
你想去搶掠,對方會拼死反抗。
你想給予,對方卻又反給予更多。
這是華夏人族骨子裡的良善,是一種以德報德,以直報怨的耿直。
林柯此時也對這青年更加有好感,笑道:
“你不是想讀書嗎?還有你的父親,這支筆贈與你,來日你也成為了三境儒士,再將此筆返還,順便加一首詩贈與我如何?”
換了個方式,青年便遲疑了。
“小哥兒,你就答應吧!”吳俊在旁邊笑著說:“陳公子是儒劍雙修,劍和筆是一樣的!而且啊,他要有更好的筆了!”
青年這才遲疑著接下硬木筆,再度重重對林柯行禮。
林柯回禮:“有朝一日你成了三境儒士,只需去帝京尋我即可,屆時你去朝陽街的說書人那裡,我會讓人等你的。”
說完,林柯等人便駕車疾馳而去,只留下一臉興奮和期待的青年,以及身旁的夥伴們。
林柯他們一路疾馳,幾分鐘就抵達了府城內的位置,此時還未達傍晚時分,知府的大院裡已經有僕人侍女在陸陸續續上菜了。
“陳兄,歡迎歡迎!”
而此時,一個嘴角有痣、身材矮小的人走了過來,滿臉恭喜之色:“知府大人他們已經陸陸續續入座了,還請陳兄入座!”
林柯他們笑臉相迎,而後被引入屋內,知府華千駿正在和其他幾個讀書人閒聊。
一進門,林柯的目光便快速鎖定了三個人。
這三個人身懷之儒念不弱於他,而且氣息深沉幽厚、儒念綿延不絕。
估計就是知府所說的,可能神不知鬼不覺挑動民怨的三個人。(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