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文在第五年的時候便晉升至二流高手,並將自身實力告知趙茂。
現如今作為整個天元禁軍的總教官,終於實現了自己的理想,成為有權有勢之人。
虛竹曾經花了六年將內力量積蓄到二流,十四年積蓄到一流巔峰。
而因為周凡傳下的經脈圖屬於進境極快的武學,導致趙茂、花葵、志文三人十年時間均達到一流巔峰。
只不過經脈圖的缺點太過顯著,與許多功法武技都不能相容,一但強練便會發生經脈短路,也就是走火入魔。
而周凡在第四年的時候便已經元神境圓滿。
自從元神境圓滿後,周凡便又陷入了不知前路的窘境。每日細心品味那些儒釋道的經典,想要有所領悟。
至於自身的精神力和真氣量,簡直龐大到不可思議,並且每日都在急劇增長。
當年雁門關外,自己一吼之下,方圓一里生靈絕跡。現如今怕是可以一吼屠城。
此時是公元1111年,大宋的劫難已經悄然而至。
先是休養生息後的金國開始頻繁的騷擾大宋邊境,兩國瀰漫著重重的火藥味。
北方已經數月未降下一滴雨水,大旱帶來的是農民顆粒無收。
大宋雖是歷代以來最為富庶的朝代,可官員繁冗,又極其看重文人,給予其豐厚的俸祿。
此次大旱令大宋稅收減少,邊境備戰又要增加軍費開銷,再加上官員們有豐厚俸祿的情況下還要吃拿卡要。
這一系列的負擔,將整個朝廷壓得喘不過氣。
御書房中,書桌仩埔著一快金脃、繡有翔龍的桌布,書桌後襬放著一張金碧輝煌的龍椅。
趙佶坐在龍椅上,面對著蔡京、童貫道:“如今大宋面臨的困境,爾等心裡亦是清楚。
賑災、備戰是當務之急,可是戶部已經拿不出多少銀兩了。
兩位卿家可有良策。”
蔡京皺眉道:“為今之計,只得加收賦稅,以補國庫空虛。
不過此舉尚不能解燃眉之急。
戶部的銀兩無論賑災還是備戰均是不足,只得二選其一。
臣認為先救民,至於邊軍則縮減開支,以城據守,待賦稅入庫後再行戰事。”
長期在外征伐的童貫一聽,雙眉一挑,急切道:“陛下不可!
如今邊軍的開銷早已遠遠不足。
若是縮減開支,便只得停發兵俸。
此時正值兩國僵持之境,萬一士軍譁變,則大宋危矣。”
聽完兩位朝廷重臣的想法,趙佶一時之間難以抉擇。
揹負著手,在房中來回度步。
若是選救民,只得停發兵俸,一旦譁變,大宋便岌岌可危。
若選軍士,則北方大地屍橫遍野,說不定易子而食的慘劇將比比皆是。
腳步驀然停下,趙佶長長的嘆息一聲道:“賑災,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