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的劇情已經算是快要開啟,不過周凡也不大在意,一心沉浸在佛理之中。
隨著周凡對於佛經的理解愈漸深厚,精神也開始越來越好。
最近周凡準備著手鍛鍊身體,不是為了變強,而是禪宗的佛學更加強調體魄上的昇華。
比如,龍爪手,大力金剛掌等等,這些從佛經中衍生的武學就能看出,少林禪宗的理念更傾向於體魄。或許是禪宗在中土流傳已久,吸納了不少中土文化的緣故。
想要明其意,是需要實踐力行的。
周凡將自己理解的佛學思想轉化為一部功法,稱之為陰陽經。
神為陰神,體為陽魄。精神與體魄共同修煉昇華。
按照周凡現在的佛學理解,這本武學大概勉強算是三流武學了。
強不強無所謂,適合自己就是最好的,只有功法沒有武技。
此時,周凡的僧舍中,那本無字書的封面顯示出金燦燦的大字:陰陽經。
因為周凡從佛學中理解而來,所以陰陽經裡面的內容全是梵文。
畢竟每一種語言表達的意思,哪怕翻譯過來也是有差異的。
春去秋來,寒暑往替,周凡已經在少林寺待了10個年頭。
周凡在第二個年頭的時候就已經很少回僧舍。
白日裡在大雄寶殿為香客解惑,傍晚便拿起掃帚清掃大殿。
夜裡便在佛堂中佛前誦經。佛學通透,致使周凡不需要睡覺,只需要靜心冥想誦經。
身體不需要刻意的捶打磨鍊,在強大的精神控制下,行走坐臥之間體魄也得到了鍛鍊。
內力本就是身體錘鍊後的產物,再加上週凡強大的精神融合,形成了真氣。
所謂先天,便是形成了真氣而不是內力。
只不過秉承著水滿自溢方為圓滿的原則,周凡沒有刻意提取真氣,所以真氣量還不是很多。
在量上,周凡大概跟二流高手的內力差不多。算上質的因素,周凡已經算得上一流高手。
不過在逞勇鬥狠方面,周凡沒有武技,還是要比一流高手略遜一籌。
隨著鐘聲的響起,周凡起身,開始拿著自己用枯黃藤條擰成的掃帚打掃大雄寶殿。
在其他僧人眼中,周凡老邁的身軀緩慢的清掃著地面,效率極其低下。
但是若是細心觀察地面,掃帚經過的地方,所有的灰塵都好像被吸引一樣圍著掃帚頂部旋轉,凝結成一團固體。
掃帚給人的感覺也變得柔軟,就像蟒蛇一樣的軟體動物。
這是周凡自行領悟的飛絮勁和蟒蛇勁。
而周凡每日行走坐臥提升體魄的法門,周凡考慮到跟易筋經有異曲同工之妙,便稱為易筋鍛骨功。
清掃完大雄寶殿,周凡放下掃帚,前往藏經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