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夠檔次嗎?”
司笙一眯眼,笑笑說:“你最近在外面跑,就是為了這塊玉牌?”
安老闆輕笑,“流落在外,找它還挺費心思的。”
司笙對百曉堂的事不怎麼了解,但也知道百曉堂令牌遺失的事。據說被前任堂主的孫子盜走賣了,之後不知所蹤。這麼多年,百曉堂都沒尋回這塊玉牌,眼下安老闆能找到這塊玉牌,怕是不僅用了百曉堂的眼線,還用了她在西北的人脈。
不過,過程都不重要了。
手指把玩著玉牌,司笙勾了勾唇,“我的生日禮物,就是這個本來就歸我的牌子?”
“嗯,算你運氣好,不然還趕不上……”安老闆頗為無奈地笑著出聲,旋即話鋒一轉,“我現在在陽州,剛跟林老爺子見了一面,用在你的店裡找到的圖紙,託他給你特別製作一根竹笛。不過製作週期會有點長,會晚一兩個月到。就當你的生日禮物了。”
安老闆口中的‘林老爺子’,跟司笙也算是認識,一位性格傲嬌的笛、蕭製作匠人,據說還是國家級的笛蕭演奏家,於國家音樂學院任職過教授……
不過,司笙認識他時,他只是個開著小吃店、做得賊難吃還不準說的倔強老頭兒。
司笙不感興趣道:“我就會吹個響兒,要那玩意兒做什麼?”
要是送她一二胡,還能對得起她壓箱底的證書。
“我跟他說,你日日練、夜夜練,就為了給他吹兩個響兒,他才點頭同意的。”
“他信了?”
“沒信。”
“……”
安老闆低低笑了一聲,“他也手癢,最近收到一批好的竹子,想找個藉口擺弄一下。你要不學,當玩具、擺件也行。”
“老頭兒會瘋了去。”司笙嘟噥著,視線落到窗外的街道的夜景,忽的想到什麼,把藍芽耳機往耳裡一塞,說,“對了,你再找他做一根。我有個朋友的母親,是國家音樂團的。以前想找他製作一根竹笛,他不樂意。你說我賣個人情給他,再順手做一根。”
“是你的人情,還是百曉堂堂主的人情?”
“我的吧。”
百曉堂堂主這名號,聽起來尤為中二,她可沒臉往外說。
“我一直覺得匪夷所思。你個二十幾的年輕人,擱他們那兒,哪來這麼多的人情可賣?”安老闆口吻無奈,“偏偏他們還吃這套。”
“畢竟,”司笙低聲輕笑,張揚又肆意,一字一頓地出聲,“整個大西北,我說了算。”
“行吧,西北一霸。”
安老闆嘆息,無法拒絕。
不過,司笙這話,也並沒有說錯。偌大的西北,道上的人,都得看這位女俠的臉色行事。
*
德修齋,一樓。
吃過飯,還聊了一陣的司裳和程悠然,相伴來到前臺。
程悠然道:“結賬。”
前臺小姐望了她倆一眼,面上帶著清淺笑容,嗓音軟和又好聽,“我們德修齋的規矩,既然是司小姐的朋友,這一頓就是免單的。”手機使用者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來自愛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