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428 馬前卒 (1 / 2)

428

李夫人孃家姓孫,孫氏的祖父曾經追隨先祖東征西討,算是開國元勳那一派,只不過他是走文官路線,投靠當時的叛軍實屬無奈之舉,窮的家裡揭不開鍋,孩子都餓死倆了。

他恰逢其時投靠了先祖當時不甚成氣候的隊伍,便在大齊朝立住了腳。

只不過當年不過是個窮酸秀才,在官府做書吏,專門給縣令管些土地、賦稅等等一些檔案。真要說才幹那是沒有,唯一就是讓縣令家親戚給擠兌的連個小吏都做不了,不得已投靠先祖是他此生最明智的選擇。

太祖開國大封功臣,孫老爺子也因跟先祖跟的早,被安了個光祿寺少卿的賞。

光祿寺那是個掌管祭祀、朝會、宴鄉醴膳饈的地方。

少卿,上面主事的有光祿寺卿,下面辦事的有寺丞、典薄一干辦事的人,孫老爺子上不用主事擔責任,下不用跑腿吃力不討好,只負責協助,對於孫老爺子不要太合適。

就這樣一個不大不小的官職,李老爺子是乾的歡天喜地。

不過他雖乾的開心,那卻不是個有油水的差事,再者孫老爺子那點兒膽量,也做不出貪墨之事,一家雖過的不比那些開國元勳,可也比讓先祖給砍瓜切菜弄死的那些同袍要強得多。

孫老爺子滿足了,不到六十就主動請辭,揮一揮衣袖不帶走半片雲彩。

太祖皇帝念在孫老爺子一家一向循規蹈矩,無比乖順聽話,便讓其子也就是李夫人親爹,孫老爺子的長子承了光祿寺少卿的位。

這家人窮苦慣了,雖被先祖封了官,到底沒有底蘊,李夫人的爹又是個復刻板的孫老爺子,胸無大志,多少年在位置上就沒挪上半步。

偏孫家女人會生,孫少卿一妻兩妾就給他生了六個女兒,兩個兒子,以致於堂堂一個四品官員,家裡竟過的緊緊巴巴,有銀子也儘可男人們,輪到孫夫人姐妹幾個都是難得,是以也沒吃過用過什麼好物,反倒是嫁了人後她家相公是個會摟錢的,在銀錢上她才終於放開了手腳,只不過品味已經形成,再有銀子都掩蓋不了她的審美缺陷。

而與她形成鮮對比的就是秦王世子妃王氏的孃親,她少女以致婦女時期的夢魘秦氏素娥。

秦素娥是典型別人家的姑娘,長的漂亮,家世好,最難得嫁的好,事事都壓旁人幾頭——壓她十幾頭。

永昌侯的嫡長女,嫁給了定國公的嫡長子,王氏便是他們的小女兒,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秦王當初可是沒少給聘禮。藩王無詔不得入京,他便特地寫了長長的親筆書信給嫡子求娶王三姑娘。

這王三小名喚玉娘,自小在定國公府裡養出來的嫡女,那見識手段都不是一般人。

孫氏與秦氏不熟,跟王玉娘更不熟,只不過因都在京城難免就有幾分見面之情,王玉娘那人看著和她娘一樣,不聲不響,手段卻是極高,風、流倜儻的定國公不也是讓秦氏拿在手裡,後院女人再多也沒見翻出什麼風浪。和秦王世子後院又是何其的相似?

能在王氏手底下討得了好,那到底是王氏沒將柴夫人放在眼裡,還是柴夫人手段了得,連王氏也奈何不得呢?

不過,這柴夫人頂著秦王世子的名頭在明陽城好事撈盡卻是不爭的事實。

偏偏秦王府不動聲色,這本身就夠耐人尋味的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