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仍舊是陰霾密佈。
蘇元尚嘆了口氣,忽然又覺得有些意興闌珊。
但有始有終,是刻在他骨子裡的東西,下意識地還是繼續看了下去。
然後,他的心便像是遭了重錘猛地一砸。
還不止一錘。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情緒陡然升起的三句,就仿如接連的三記重錘,蠻橫粗暴地將他自我封閉起來的心門砸得粉碎。
你不是罷了個官,就在那兒自怨自艾、自暴自棄了嗎?
去你大爺的封心鎖愛,借酒消愁!
我告訴你,一個真正牛嗶的人就應該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像容得下這洞庭湖的淫雨霏霏和春和景明一樣,容得下人生路上的起起伏伏。
伱心態調整好了,然後呢?
就要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乾點什麼不能心懷天下?
什麼?你問我為啥要這樣?
因為一個我覺得你蘇元尚就是個這樣的人,是如同古時候的仁人志士一樣的人。
這樣的人,用一句話概括就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蘇元尚徹底醒悟了。
他想起了自己寒窗苦讀時,在心頭立下的那些誓言;
想起了在聽族人讚頌蘇老相公,自己也滿懷景仰地暗自生出的志氣;
想起了自己曾經看著那些官場失意者時心頭難免的自鳴得意;
想起了曾經對那些稍有挫折便改變初心,明哲保身甚至於同流合汙的同僚時,發自內心的鄙夷;
想起了百姓們的困苦,想起了家人們的期望,更想起了夏景昀接連數次登門拜訪的執著和不甘離去的遺憾
但即使這樣,對方還是寫了這麼一篇文,試圖讓自己幡然醒悟。
自己曾將其當作衣缽傳人,但現在來看,對方才是自己人生路上真正的引路人啊!
他自己渾然不知,在一旁眾人的眼中,他原本淡漠的表情在這一篇文下,驟然變得生動了起來。
震撼、迷茫、悔恨、羞愧、感慨,跟趕大集一樣輪番出現在他的臉上。
他的雙親和夫人都忍不住好奇,大小姐到底拿了什麼東西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