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兄臺莫要血口噴人,我等只是被蠱惑了!”
“對!就是被你們蠱惑了!”
茶肆之中,喧囂漸起,鬧劇頻出。
李知義的幾個同窗對視一眼,心頭竟也忽地生出一種鄙夷和無趣之感,這樣計程車林,這樣的文壇,有什麼好廝混的。
“要不我等也回去溫書吧!”
“同去!同去!”
他們這些年紀大的,無非就是扭轉了心中對德妃,對膠東郡王的印象而已,但對於另一些人,尤其是那些家中有子侄年紀正合適的,則是立刻歡欣鼓舞了起來。
“犬子今年正好十五,天資聰穎,正想拜入名師門下,沒想到如今竟有了這等機會!”
“我那堂侄如今也正十四,勤學好問,若能拜入塗山三傑門下,與那麼多大儒高官們做師兄弟,這輩子就穩了啊!德妃娘娘幹了件大好事啊!”
“爾等還沒想到另一層,三位老先生如此言語,這膠東郡王肯定入門是穩了,屆時同進之人,那就是皇子伴讀啊!”
“嘶!有道理!這是給了我們這些平頭百姓一條通天坦途啊!”
“不愧是德妃娘娘,原來她不僅想著膠東郡王,還想著我們這些平民百姓呢!”
“可不是麼,據說德妃娘娘也是起於寒微,無怪乎能夠多為我們著想,想起來當初在泗水州,據說她也做得十分不錯,讓那些嚷嚷著後宮不得干政的言官都無話可說。”
“哎,我先前還跟著那些無知之人嘲諷過她,我悔過。”
“我也是,今後再有誰在我面前說德妃娘娘壞話,我直接問候他全家!”
短短個把時辰,風向盡轉!
德妃和膠東郡王,就從人人嘲諷的物件,變成了人人讚頌的存在。
這是塗山三傑在用自己大半生積累下來的名聲背書,這是德妃娘娘一直的好口碑奠定的民意基礎。
這也是夏景昀又一次為德妃一系力挽狂瀾的結果。
——
江安侯府,一陣歡騰之後,衛遠志等人已經離去,安心回去陪家人過年節去了。
夏景昀坐在堂中,伸了個懶腰,打了個哈欠,不由嘟囔著,“這一天天的,我還看不看書,考不考春闈了!”
眾人齊齊大笑,公孫敬壯起膽子調侃道:“公子要節制啊!”
夏景昀白了他一眼,馮秀雲臉一紅,蘇元尚搖頭一笑,一片輕鬆。
“大家都休息吧,晚上我還得忙別的去。”
夏景昀笑著站起,門房卻在這時匆匆跑來,“公子,公孫先生,膠東郡王來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