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他甚至都沒用成王妃吩咐,自己就做出了“英明”的決定。
他朝著那兩個人的背影呸了一口,“還想拉我給你們當擋箭牌?做你孃的春秋大夢去吧!”
親眼見證了萬文弼和嚴頌文毫無還手之力地被夏景昀拿下的他恨恨轉身,依舊滿臉不忿,“都是些什麼不長腦子的狗屁玩意兒,老子還想多活幾年呢!”
朝裡面走了幾步,他忽然扭頭看著一旁的王府管事,“世子呢?”
“回王爺的話,世子.世子出去踏青了。”
“踏青?”成王哼了一聲,“我看是踏青樓去了吧?”
管事欠了欠身,沒敢搭話。
成王沉默了一下嘆了口氣,“去吧去吧,由他去吧!逛個青樓也沒啥,本王想去還去不了呢!”
成王嘆著氣,揹著手,帶著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姿態,決絕走進了府中深處。
翌日,中午。
宮城,身體漸漸恢復了些的太后也開始理事了,在溫暖的寢宮之中,帶著東方白一起翻閱著奏章。
今日的奏章,彷彿約好了一般,基本都是推舉新丞相的。
東方白一本本地看過,將推舉夏景昀的放左邊,推舉楊維光的放右邊,言奏其餘事情或是推舉其餘人的放中間,
待所有奏章分完,德妃看著左右兩摞高度差別不大的奏摺忍不住輕哼了一聲。
東方白自從夏景昀給他上了一課之後,心態也振作了不少,至少在離宮出巡之前,要好生負擔起皇帝的責任,見狀皺眉問道:“母后,此事當如何決斷?”
德妃沒有直接給出自己的答案,而是問道:“你覺得呢?”
東方白聞言認真思量了一番,“要按兒臣的心意,自然是希望阿舅為相,從而協助我們勵精圖治的。但是就如母后所教導的,凡事皆有規矩,便是皇帝也不能隨心所欲。如今楊維光論資歷、名望和官職,似乎都該理所應當地從副相之位接任丞相,強行讓阿舅為相,反倒可能適得其反。”
德妃微微點頭,“那此事能如何化解呢?”
“要麼楊相主動退避,但恐怕很難,他直到現在都沒有表態;要麼以楊相為丞相,阿舅為副相,阿舅掌權,但這樣可能重蹈萬文弼的覆轍;要麼就乾脆以皇權施壓,將名聲由我們自己承擔下來。”
德妃笑了笑,“強行施壓無用。等著看吧,你阿舅當日既然敢借機拿下萬文弼和嚴頌文,他必然是有所準備的。這點小事,難不倒他的。”
——
“你小子到底有沒有準備啊?”
建寧侯府,應邀前來的秦老家主,一臉擔憂地看著夏景昀。
夏景昀自信地笑了笑,親自給秦老家主斟了一盞茶,“自然是有準備的,您不必多擔心。”
“外面可是已經鬧得沸沸揚揚的了,你有什麼招兒,就先使出來啊!”
夏景昀微微搖頭,“不急,再等等。這事兒不爭就算了,要爭我就要爭得讓所有人說不出話來!”
見夏景昀心頭真的有數,秦老家主也沒再多說,轉移話題道:“今日找我來所為何事?”
夏景昀收起笑容,正色道:“先前所說的商路之事,秦家有意願參與嗎?”
秦老家主嗯了一聲,“這是你操持的事情,那我秦家就一定有意願。”
老狐狸說話,那就是不一樣,明知道他是在捧你,但聽著就是真舒服。
夏景昀微微點頭,“如今初步規劃的是三條商路,一條在東北,雨燕州以東的半島區域,一條在西域,另外一條在南洋。”
他攤開一份地圖,伸手在上面畫著,“眼下商路上,最穩妥的是西域,本身平時就有商隊來往,有成熟的商路。未來要壟斷這條商路,只需要南北兩朝共同出兵支援護航就行。雨燕州這邊,雖然商路不算清楚,但勝在這塊土地不出意外的話,會牢牢掌握在我們的手裡,安全是最有保障的。至於南面,就需要先行派人偵查,然後做足準備,再去開拓。”
他看著秦老家主,“我與北梁定西王說過的話,阿璃應該也向您轉述了,今日請您來,是想與您商議一下,如何籌劃此事。”
“依照我的觀點,應該是南北兩朝朝廷及極少數有份額的世家大族,共同成立一個獨立的機構,來獨立運作此事,您是個中行家,您覺得如何?”
秦老家主緩緩點頭,“我認同你的看法,如果讓朝廷來操持,南北之間主次扯皮不說,光是那群酒囊飯袋的官僚,就能把一個好事變成壞事,更何況這等鉅額之利,不得讓那些官員擠破了頭?”
夏景昀嗯了一聲,“所以,我暫時計劃,成立一個商號,統管這些,我們南朝朝廷佔股三成半,北梁佔股三成,給兩朝各一成的份額,讓兩朝的權貴和世家們分,而後我佔一成,剩下半成,交由管理此事的掌櫃和員工們共有。而後再由這個商號,成立三方分號,負責各自對應的一應事宜。至於保護商號的衛隊,則可以從軍伍之中挑選,那些被裁汰抑或升遷無望的軍人,就可以被聘用為商號衛隊,如此也能減少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