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挖光纜溝的工程,比原來預計的要順利一些,提前五天,在山東上凍之前完成。
三建的挖掘機已經撤回來,投入了葫蘆溝的道路整修工程之中。
電話局已經開始鋪設從古城到關山的光纜。
物資部經理宋偉已經從深川返回,僱了一臺車,拉回來兩千部電話機。
由於是水貨,價格比較便宜。平均下來,每部話機的成本在一百二十元左右。
這個價格,比電話局賣的一千五百元左右要便宜至少十倍。而且在樣式上更賤精巧、時髦,比電話局拿的話機的傻大黑粗高階不少。
為了給電話局留點兒臉面,對外號稱每部一千八百元。
給使用者的價格,是每部四百元,精明的人知道,話機其實不值一千八百元,但是四百元已經是超低價,所以對於號稱的價格,大夥兒也心知肚明,也就裝糊塗。
宋偉還要去國外考察,回來之後就趕緊辦護照。
宋偉回來的第二天,劉俊帶著傳呼臺的六個人回來,同時帶回了傳呼臺裝置。
裝置生產廠家也來了兩個技術人員,開始安裝裝置,培訓人員。
伴隨著虎城集團的話機和傳呼臺的裝置,還產生了一些議論。
人們未免就把雙方做了對比。
虎城集團採購裝置,就去了宋偉一個人。
傳呼臺採購裝置,一下子就去了六個人。
這六個人還不是什麼內行人,除了兩個是傳呼臺的人之外,剩下的都是鄉幹部。
於是人們就議論說,這是趁機出去旅遊。
傳呼臺招聘十二個傳呼小姐的工作,也被人拿來跟虎城服裝廠招聘來對比。
因為服裝廠需要大量的工人,招聘完全是公開的,也不用誰來打招呼,大夥兒公平競爭。
當然,打招呼的人還是有的,就是一些覺的有點兒面子和權力的人,想給親朋好友找個俏活兒。
所謂的俏活兒,就是少出力,掙錢卻不少的崗位。
但是這些招呼沒起什麼作用,都被負責招聘的蘇慧給頂了回去。
反觀傳呼小姐的招聘,根本也沒發什麼招聘廣告,幾乎都是鄉幹部們的親戚。更沒有什麼公開選拔機制,都是內部悄悄定了下來。
傳呼小姐目前還是個很熱門的職業,顯得比較高雅。
聲音甜美柔和,應該是必要的條件。但是據說有兩個嗓門兒大的人也入選,人們就猜測,將來他們服務的時候,不知道是個什麼樣子。
李虎城等人的出國手續,正在抓緊時間辦理、
現在出國,比後世要麻煩的多。不僅手續繁瑣,要求還很嚴格。即使正常的手續,辦起來也時常遇到阻力。
這一次是以合資企業服裝廠的工作人員出國考察,簽訂合同的名義辦理的。打著合資企業的名義辦裡,在理由上比較充分。
但還是遇到了不少阻力。
比如說曾老道的事情。
“你們服裝廠是生產服裝的,怎麼出來了一個老道?難道你們服裝廠的職工,都是和尚、道士、尼姑?”
這個疑問似乎也很有道理。
“自然不是道士、尼姑,但他是我們服裝廠的顧問。”
“你們一個服裝廠,弄一個老道當什麼顧問?難道你們服裝廠還要降妖除魔?或者捉鬼唸經?還是算命打卦?”
你個鱉犢子,你管我弄個老道幹什麼?他去外國抓鬼不行麼?抓吸血鬼不行麼?你怎麼這麼多事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