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吃過飯,縣裡的幾個主要頭頭都習慣到小會議室呆上一會兒。
工作上有需要溝通的,就趁著這個機會溝通一下。沒有什麼事兒,就在這裡看看電視,放鬆一下。
十二點整,安東電視臺的午間新聞開始。
從縣長和那彩霞等人正在閒聊,突然有人喊了一聲。
“快看,咱們古城的新聞。”
“古城沒什麼大事兒啊,怎麼上新聞了?”
叢縣長疑惑著看起電視。
看著看著,叢縣長眉頭皺了起來。看看那彩霞,沒有吱聲,但是臉色已經很不好看。
那彩霞看了新聞,嘴唇不由自主地哆嗦起來,手也暗暗顫抖。
電視上的新聞,正是關於關山特產城的報道。
從河口甸子上村民的採訪,到關山火車站那些被迫回家的工人,再到特產城停工的工地,然後就是關山老百姓異口同聲的責罵。
之後是到紡織廠採訪,紡織廠拒絕接受採訪的畫面,還有沙河橋下河邊,泡水的賓士車。
記者在報道中提出了一系列的責問,主要有幾個方面。
一是為什麼強迫跟紡織廠合資?
二是紡織廠提出的合作條件是不是合理?在只投入場地的情況下,紡織廠要求控股的依據是什麼?索要四臺賓士轎車的依據是什麼?都給誰使用?
三是特產城到底有沒有偷稅行為?到稽查大隊採訪,為什麼被拒絕?
四是建設局命令特產城停工的根據是什麼?特產城到底哪裡有不合格之處?為什麼只有口頭通知,沒有正式的書面公文?
五是交通隊扣押特產城的轎車,依據是什麼?既然認定是走私車,為什麼以前又給上了牌照?
轎車被扣押期間,為什麼會被人開出去使用,還落水被泡,然後就扔在河邊不管?
從電視畫面上看,轎車的車窗玻璃已經破碎,車門敞開,裡面的座椅也沒有了。四個車輪胎,也只剩下了三個。
然後就是經過處理的聲音和打了馬賽克的畫面。
這個聲音說,是有一些人,在背後想整特產城,就想把特產城搞垮,不讓外商在古城投資。
記者最後的焦點,也集中在這一點上。
質問在這種情況下,還有什麼人敢於來古城投資?古城難道經濟發達到了已經不需要外來投資的程度麼?
便是不需要外來投資,自己人投資辦的企業,難道也要整垮才好?
古城不需要稅收麼?古城百姓不需要就業,不需要增加收入麼?
這一則新聞,足足播了六七分鐘,還是頭條新聞。
一系列的質問,讓叢縣長的臉陣陣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