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虎城到達海天梅蘭機場的時候,已經是下午三點多。
一出機場,就能感受到房地產的狂熱氣氛。
跟去年第一次到這裡的時候相比,前來接機的人更多,高階轎車也明顯增多。
各地不同的口音,談論的大多是同一個話題,就是地價多少,房價多少。
“怎麼樣,這裡的生意還順利吧?”
“太好了,上個月做成兩手,賺了五十多萬。這兩天正在談那個大專案,就等著錢呢。錢帶來了麼?”
“帶了兩千萬過來。”
“好,只要錢到位,明天就能買下來,用不了半個月,就能出手,至少賺個四五十萬。”
“可靠麼,家裡可就這點兒錢了,別栽在這裡。”
“放心吧,就沒賣不出去的東西。咱們這點錢算個什麼,人家港口城一下子買了五百多畝地呢。”
聽到人們議論港口城,李虎城就注意聽。
“誰這麼厲害,一下子就買了五百多畝地,那得多少錢啊?”
“這個人可牛,虎城房地產公司的董事長李虎城,才二十四歲,全國有名的房地產專家,給所有人講課,開研討會,就連全國各地的專家,都很佩服他。”
“這樣的人,倒是想見見,看看他到底是何方神聖。”
“有機會見的,我跟他是朋友,關係很好的,到時候我帶你見他。”
我的朋友?
李虎城看看說話的傢伙,似乎沒有什麼印象。
我怎麼就不記得有你這個朋友啊?我現在就在你跟前兒,你不都見到了麼,既然是好朋友,怎麼連個招呼都不打呢?
計程車來了,李虎城顧不上跟這個朋友計較,上了計程車。
“去大浦角,港口城的工地知道麼,那裡有一片汽車。”
“我說老闆,你瞧不起我啊。別的地方我不知道,港口城我還不知道?放心吧,保證給你送到地方。”
出自車司機道。
“去過港口城工地?”
“去的多了,差不多每天都跑個一兩趟。倒也不全是港口城工地,那周邊跑得也不少。”
“周邊也有不少工地?”
“工地多了,不過,也就只有港口城和物流中心那裡能叫正經的工地,人家才是正兒八經開發的。別的工地,都沒怎麼開發。”
“沒開發怎麼會有那麼多工地?”
“都是買了地皮,炒來炒去的。一邊一到手,那邊就加價賣出去。”
現在連計程車司機都明白這個套路。就像小區和公園裡,晨練的大爺、大媽都談論、開始炒股一樣。
當一個社會幾乎全民都在炒作同一件商品,都想幹同一個行業的時候,就是泡沫聚集的時候。這個行業基本上離完蛋也就不遠。
“師傅,大浦角那裡的地皮,賣了不少麼?”
“你也是來炒房地產的吧?”
“想來看看,如果合適的話,就試試。”
“那還有什麼不合適的,全國各地的人,都來海天炒房地產。對了,你說大浦角是吧。那裡的地賣出去很多,足有三四千畝。”
三四千畝,我這才走了不到一個月,就翻了好幾番。
“不過呢,最多的還是港口城和物流城,那是第一家在大浦角買地的,你去那裡是向人家取經的吧。”
取經?我取什麼經,別人似乎都是跟我學的吧。
“就算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