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虎城和魯提轄出來,來者當中一人摘下墨鏡。
“李董,魯總,你們好啊。”
說著粵語普通話,聽著雖然彆扭,但還能聽懂。
此人名叫馬大為,是個港商。以前曾經跟李虎城見過兩次,當時他曾想買海天一號,後來這個傢伙突然不見,再也沒有聯絡。
“馬經理,好久不見,這些日子去哪裡啦?”
“回港島述職去啦,對了,我來介紹一下。這位就是我們老闆,港島長壽置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高長壽先生。這位是我們的經理何青林。”
李虎城一愣。
似乎我大舅就叫何青林,這是遇上重名的人了。
“高董,何經理,這兩位就是我曾經跟你們說過的虎城公司董事長李虎城和魯經理。”
“你好啊,久仰大名。”
高長壽就過來熱情的握手。
那位何經理,五十多歲的樣子,似乎比較拘謹,跟李虎城和魯提轄握手之後,就不再說話。
跟何青林握手的時候,李虎城有一隻異樣的感覺。
這位何經理,有些面熟,好像在那裡見過似的。
“李董,聽說你買下了這裡五百多畝土地,好大的手筆啊。”
高長壽說道。
“只是胡鬧而已,不值一提,進屋喝茶。”
“也好,那就打擾啦。”
雙方進屋,魯提轄沏了蘭貴人,高長壽又開口了。
“今天雖然第一次見面,但是我對李董卻久聞大名。馬經理曾經給我們聽過你去年講座的錄音,李董講的還算不錯。”
還算不錯?
這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我講話的還不如你唄,就我講的那些內容,別說內地人,就是房地產經濟比較成熟的港島,也沒幾個人能講的出來吧。
“既然高董聽過,不妨指教一二。”
“孺子可教也,若是指教,我還真的可以指教一二。關於你說的瓊島房地產市場會崩潰的事情,我不敢苟同。”
“恕我直言,內地以前是沒有什麼真正的房地產市場,直到現在,除了瓊島和深川,也沒有什麼真正的房地產市場。”
這個說的倒是沒錯,不過他說的也不全面。
直到現在,瓊島也沒有什麼真正的房地產市場。
現在看起來火爆的市場,其實只是個投機市場。
“高董說的有道理,港島的房地產市場雖然發達,但卻是個畸形市場,很不健康。”
“別的不說,樓花和公攤面積這兩樣,就很不正常。”
後來在內地成為慣例的樓花,也就是預售制度,以及房屋公攤面積,就是從港島傳過來的。
預售制度,很大程度上是用購房者的錢,來建房子。
所謂的公攤面積,其實就是業主為一些公共面積買單。好聽點兒說,這是在分攤公共設施的成本,說穿了,其實就是開發商把那部分成本轉嫁到業主身上。
“這兩種制度,其實就是開發商彌補自有資金不足和賺取超額利潤的把戲。港島把這種做法輸入到內地來,沒有什麼正面意義,開了一個不好的先例。”
從一見面,李虎城就對這個高長壽沒有什麼好感。
這個二貨一開口,就是指教的口吻,盛氣凌人,似乎只有他才會做生意一樣。
這種港島商人,在這個時代幾乎是普遍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