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建一座城市給你看> 第533章 集中託管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33章 集中託管 (1 / 2)

岔路村,是賽牛鄉政府所在地。

之所以叫做岔路村,是因為從村子東頭的公路上,分出一條岔道,通往虎窪鄉。

從虎窪鄉往南,經過大寶鄉和綠林鄉,又能通往古城鎮。

從虎窪通往古城的這一條線路,就是古城縣的東線公路。

在這條公路的綠林鄉節點上,還可以通往綠江市的廣甸縣。

從廣甸縣,又可以通往西林省西南部的同化市。

在岔路的南邊,有一片平地,足有三百來畝地。

此時,這片平地已經成了一個大工地。

兩排廠房正在同時興建,靠近東邊的地方,一臺勾機和兩臺推土機正在平整土地,擴大面積。那裡將來也要興建廠房。

幾臺機械的車身上,噴著的“古城三建”的字樣。

這是三建的挖掘機和推土機,趁著關山那邊工程的空閒時間,到這裡賺錢的。

廠房前面,停著是四臺車。

一臺是于丹寧的,一臺是陸鳳仙的。

一臺212吉普是于丹平的,這是用李虎城借的錢買的。

另一臺八成新的212吉普,是李千尋的,這是郭衛兵從草河縣府的車隊裡面,撥給河口鄉用的。

于丹寧、陸鳳仙、孫小米、李千尋四個人,跟在於丹平身後,聽著于丹平的介紹。

“這裡就是我們賽牛的工業園區,一共可以容納150家企業。比較大的標準件企業和常壓鍋爐企業,都儘量集中在這裡。”

“當然,各個村裡也有一些企業,還有一些家庭作坊,憑的是自願原則。還有幾個村集體的企業,也放在這裡。”

“於鄉長,你說幾個村集體的企業放在這裡,不是岔路村的企業?”

李千尋問道。

“不是,外面幾個村的企業,賽牛鄉的三個村,虎窪鄉的兩個村集體企業,也都放在這裡。”

李千尋立刻就發現了問題。

“於鄉長,我有些不明白。你說的這些村,都在外地。他們村集體的企業,為什麼不在本村辦,反而放到你們這裡來?難道他們那裡沒有場地?這說不通啊?這些村缺乏資金和人才有可能,唯獨不會缺場地吧。”

“李鄉長眼光獨到,一下子就看出了問題。這個是我們賽牛的一個獨創,叫做集中託管。我給你們解釋一下就明白。”

于丹平這個集中託管,確實是一個創新。

那些把自己的企業放在這裡的村,確實不缺乏場地,也不缺勞動力。但是他們缺乏技術和管理人員,也缺乏產品銷路。

好不容易籌集起來的辦廠資金,如果交給自己人管理,八成虧損,最後錢也打了水漂。

於是于丹平就想了個辦法,讓他們把企業放到賽牛的工業園區來。

村裡只管出錢,剩下的廠房建設,產品選擇,機械裝置採購,員工招聘與培訓,生產管理,技術指導,財物核算,產品銷售等等,都由園區派內行人負責。

這就是把整個工廠都交給園區託管,村裡只等著分錢。託管的時候,把利潤分給園區一部分。

本質上,這就是一種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的形式。

工廠的所有權是那些村裡的,但是把經營權讓渡給了園區,讓比較專業的經營管理人員來經營。

雖然讓出了一部分利潤,但是最大程度地保證了經營的專業性。

這樣算起來,反倒比把工廠交給自己那些外行人,風險更小,更容易成功。

聽了于丹平的介紹,如果說李千尋是深受啟發的話,孫小米就是震驚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