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寒的冬天終於過去,春天來了。
地裡的韭菜和發芽蔥冒出了綠牙,關山從寒冬中甦醒過來。
甦醒的標誌,就是關山成了一個大工地。
經過一冬的準備,標準件商城、標準件產業園、自來水廠、汙水處理廠、小川建築機械有限公司、前田給水裝置有限公司、虎城房地產開發公司的六棟樓盤、海德集團綜合商城、海德酒店等工程,同時開工。
這些工程,設計單位都是溪水鋼鐵設計院。施工單位都是古城縣第三建築公司,監理單位都是綠江是監理公司。
三建公司的四個專案部,承擔了這些建築。
跟去年相比,三建公司有了脫胎換骨的變化。
首先是員工人人數大大增加,由去年的高峰時期將近四百人,增加到一千五百多人。幾乎相當於去年的四倍。
從裝備上來說,不僅挖掘機、推土機、剷車、叉車、塔吊、汽車吊、攪拌機、卡車等大型裝置大幅度增加,就連很多工具也升級換代。
劉寧從德意志購買回來的各種電動工具,大量地配發到了一線工人手中。
這些工具不僅能提高施工效率,還提高了施工質量,大大減少了工人們的勞動強度。
這些先進的電動工具,不僅讓工人們感到非常新鮮,就連普通人也感到非常好奇。
每當工人們帶著這些工具到外面的時候,就有人上去檢視這些工具。人們為這些工具的精巧和高效震驚,紛紛驚歎外國人就是厲害,就是先進。
虎城服裝公司,已經步入了正規。今年又招收了一百六十名工人,目前的員工總數已經達到了一千三百六十多人。成為古城縣員工人數第二多的企業。
人數第一多的企業,自然就是古城三建。
員工人數第三多的企業,就是特產城。
虎城集團囊括了古城縣員工們人數前三的企業,足以說明他的實力。
從經濟能力和效益上上,古城集團已經成為古城最大的企業。成了真正的龍頭。
展望虎城集團的前景,人們也做出了預測,等到虎城集團的產業園、標準件商城、小川機械、前田給水四家企業投產,產生效益之後。虎城集團就可以在整個綠江排進前五。
這還是比較保守的估計,比較樂觀的人,甚至預測虎城集團在三年之內,就能成為綠江市的龍頭老大。
即使員工數量上達不到,在利潤上也能達到。
相應的,虎城集團也會成為古城乃至於綠江的第一納稅大戶。
“納稅大戶”這個詞,在媒體上經常見到,人們已經耳熟能詳。
但是一般人對於它的真正內涵,瞭解的並不透徹。
納稅大戶,就意味著交的稅多,那就是政府的錢袋子。
政府有了錢,才能給公務員、教師等人開資,才能有錢架橋修路,建設學校、醫院這些公益設施。
才能救濟孤兒、貧困戶、五保戶、孤寡老人這些弱勢群體,才能有錢抵禦各種自然災害,才能有錢維護社會治安,讓人們有一個穩定安全的生活環境。
虎城集團成為納稅大戶的標誌,就是特產城和服裝廠的建成和投產。
服裝廠第一批出口的36萬件服裝已經運抵米國,奇諾公司驗收合格之後,第一批匯款360多萬米元已經打入了位於港島的虎城貿易公司。
虎城貿易公司把這批美元兌換成港幣,賺了一筆外匯差價之後,2000萬港幣本金已經打入了服裝公司的外匯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