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品牌被套平價款……同品牌毯子平價款……同品牌窗簾平價款……類似書桌……類似空調……類似地板……”
還有這種操作!看著這條數百字的評論,小峰瞬間眼前發亮:對啊,還能這樣操作!我怎麼就沒想到呢?
對影片中的臥室,說不羨慕,那肯定是騙人的。
只不過,自家事自己清楚,瀏覽影片的第一時間,光看看那間臥室的面積和排場,小峰就很清楚,這肯定不是自己,至少不是目前的自己能夠追求的東西。
看完影片之後,評論中對品牌的描述,對價格的揣測,更是讓小峰確定了自己的無力。
當然,二十出頭,從來就不是認命的年齡。
心中的無力感,一時的挫敗感,只會讓這個年紀的年輕人更加堅定:要更加賣力,要更加努力,儘快讓自己,以及自己心愛的人,過上想要的生活。
這條數百字的評論讓小峰發現,“儘快”,原來可以這麼快。
和小峰深有同感的人肯定很多,這條評論的下方,相關回復的數量赫然顯示著三位數。
小峰不由自主地點開了“展開”。
第一波是驚歎,和小峰一樣的驚歎:
“還有這種操作!”
“還有這種操作+1!”
第二波是半信半疑:
“媽蛋,原以為只可遠觀,沒想到還真有褻玩的方式!”
“樓上玩了嗎?”
“樓上玩了嗎?感覺怎麼樣?”
第三波是好奇:
“我想玩了,媽蛋購物車顯示1萬2,猶豫不決中!”
“幫樓上更正,總計12335!”
“為什麼我是12861!”
“我是13384!”
“我是……”
密密麻麻的價格報告之下,第四波緊接的是求證:
“求科普是否商家廣告。”
“想買啊,求勇者!”
“線上等戳穿。”
“同等。”